总目标:建设长江上游物流中心
到2020年,全面形成以港口物流为龙头、工业物流和商贸物流为支撑的具有宜宾特色的物流产业体系。物流园区、物流综合运输网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发展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成为宜宾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物流业整体规模稳步壮大
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7年,力争达到144亿元;到2018年,力争达到168亿元;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0亿元。
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力争年均下降0.6%。到2017年,力争下降到14.7%;到2018年,力争下降到14.1%;到2020年,力争下降到13%。
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到2020年,宜宾市A级及以上的物流企业总数力争达到30家以上,其中2A级15家以上,3A级10家以上,4A级5家以上,5A级2家以上。
交通区位:优势独特
宜宾是长江黄金水道起点,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国家“五纵七横”交通规划中南北干线与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是川滇黔结合部和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成渝经济区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门户,是长江产业带向西延伸的生长点和增长极,是成渝经济区区域特大中心城市。2010年被列为国家公路货运枢纽和全省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和成渝经济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铁路、公路、水运、港口、航空立体配套,宜宾港强劲发展,正成为四川出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11月1日、2日,中国(四川)第三届物博会举行,宜宾市22家企业参展,7个物流项目成功签约,合计签约金额11.59亿元。签约项目具体包括重庆天运生物长宁粮油仓储物流项目、欣联物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宜宾港西部食品商贸城物流中心、天畅物流电石甩挂运输项目、天畅物流大宗物资水路运输项目、翠屏区川南(西南)商贸批发物流中心、宜宾鑫顶峰冷链物流基地等7个项目。
宜宾物流产业,巧借东风、借势发力,成为推动宜宾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物博会之后,宜宾物流业如何实现自身承诺?如何尽早融入全省全国物流?如何成为物流业吸纳、辐射性的区域中心城市?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体系结构:多式联运发展
近些年来,宜宾市物流业发展快速,2012年宜宾市物流总量达到7825万吨,其中,装备制造业、化工建材业、综合能源等主要制造业行业占总物流量的90%以上。随着市委、市政府“三中心、六基地”规划建设的深入推进,预计2020年宜宾市物流总量将达到17681万吨。
物流通道体系
未来5-7年,宜宾市将大力推进运输通道、物流服务通道和物流信息通道建设,完善宜宾市物资集疏运体系,优先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实现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铁水联运、公空联运、水水中转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无缝衔接,完成“点到点”、“门到门”、“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运输服务。
物流节点体系
宜宾市将着力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体系,形成“两个物流园区、五个物流中心、十四个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节点空间布局。
两个物流园区
临港物流园区、象鼻物流园区。
五个物流中心
金沙物流中心、罗龙物流中心、巡场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五粮液物流中心。
十四个物流配送中心
综合考虑交通及区位优势、重点工商企业布局、主要产业园区布局、区县县城及重要乡镇货物集聚地分布,以及工地价格、水电气网络基本要素供应等因素,规划建设十四个物流配送中心,具体为下场、南溪、阳春坝、太平、巡司、新市新安、福溪、维乐、南岸高铁、孔滩、泥溪、菜坝等物流配送中心。
政策框架:优惠众多
财政扶持政策。从2013年开始,设立物流业发展促进资金,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执行集装箱运营财政扶持政策,对各集装箱船舶经营公司在宜宾港开行“宜宾—上海”班轮,根据舱位情况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
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推动宜宾市更多的物流企业列入国家税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部分进口自用设备可享受减免进口关税的优惠政策;针对道路货运实施差异化的营业税收政策,根据企业的规模、营业额执行不同比例的营业税征收标准,引导企业规模化发展。
用地保障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重大物流项目,宜宾市要保障需要,及时供地;由政府供应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用地,按工业用地的最低价标准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物流建设项目出让年限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围内,报市现代物流发展(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按需设定,出让金按设定的出让年限计收;鼓励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
“宜宾发展优势明显,物流产业前景广阔。”据市政府物流(口岸)办主任陈子侠介绍,宜宾市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能源保障,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利地促进了宜宾市物流业发展。2013年,宜宾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2650亿元,为宜宾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长江上游物流中心,是宜宾构建“三个中心、六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宜宾实现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必将对宜宾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