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大部分的面积在天府新区,这意味着,借助制度创新,天府新区更能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助推优秀企业加速集聚。
7月底,成都市工商局发布《成都市2017年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报告显示,自贸区成立100天来,市场主体呈爆发式增长,新登记企业7608户,占全市新登记数量的5.71%;新增注册资本1026.36亿元,占全市新增注册资本的27.93%。
实实在在的“号召力”背后,是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借助改革创新,为四川天府新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加速度”。
便利化衍生“号召力”
8月2日上午10时,记者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自贸服务专区看到,该服务专区设立了5大类9个窗口,咨询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
企业住所登记申报、企业集群注册、省市区纵向并联审批、建设项目“容缺后补”审批……在这里,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了“审批便利化”。以建设项目“容缺后补”审批为例:实施后,企业提交的资料由原来的197项减少为148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73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快40个工作日办结。
此外,13项严禁进行企业住所登记的“限制清单”,也实现了“清单之外无审批”,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服务。
同样,在自贸区天府新区片区高新区块,其自贸区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综合服务窗口“一窗受理”模式,将原来企业设立所需的核名、设立、变更、注销等所有环节在一个窗口办结。而且,高新区块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双报制”,企业或个人知识产权被侵犯后,可同时向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报案。
自贸区天府新区片区双流区块则围绕航空枢纽建设,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目前,双流综保区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分别为0.31小时和0.34小时;成都机场进出口通关时间为14.2小时和1.05小时,列全国主要空运口岸第4位。
助推产业“奔”向高端
自贸区改革试验,为天府新区“建设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带来了动力。
预计8月底,位于双流综保区的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就将迎来入区维修的第一台飞机发动机。这个维修基地被称为“亚洲最大”,一期维修能力300台/年。同时,自贸区天府新区片区双流区块还加强与四川航空、成都航空等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抢抓国内飞机融资租赁市场,力争年内实现飞机融资租赁“第一单”。
在自贸区天府新区片区成都(直管)区块,展馆面积达57万平方米的“中西部最大”会展展馆——西部国际博览城,6月已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依托西部国际博览城,该区块充分把握成都会展市场优势,打造完整的会展产业链,建设国际会展经济新高地。
高新区块则在深化国际开放合作方面动作频频、亮点突出:重点实施“全球顶级科技园合伙人计划”,建成“中国-欧洲中心”,打造对欧全面合作的新平台;发起了包括法国索菲亚等12家国外高科技园区在内的“建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探索国际科技园区联合发展新模式……
中韩创新创业园已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微软成都云加速基地、阿里(成都)创新创业中心等22家国内外知名众创空间相继投入使用,吸引120余家高成长性企业和43家韩资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