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绍跨江通道正式开通后,引来各方关注。晚报报道海盐顾女士“被走嘉绍大桥”(7月28日晚报头版报道)后,各界的焦点都在“ETC何时能实现精确路径识别”上。昨天,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明年ETC通道有望“长记性”,能够记得驾驶员有没有过桥、过隧道等。
海盐顾女士“被走嘉绍大桥”,是特例但不是个例。“我们接到过类似的咨询电话,问明明没有过桥,怎么要收过桥费。”嘉兴公路管理局的有关人员表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ETC通道上,“现在省里正在解决ETC系统的这个技术问题。”
据介绍,技术人员正在一些大桥上安装设备,经过ETC通道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如果上了大桥,这些设备就会有反应,以此来解决ETC不能精确识别路径这个问题。但目前还在测试中,什么时候能真正投入使用,现在还不知道。
“但在ETC的精确识别路径这个技术没有解决之前,目前省内按最短路径收费标准计收通行费的政策还是相对合理的。”嘉通高速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全国使用的ETC技术,都没有设置按实际路径精确识别的规范。该负责人表示,浙江省是去年实施按每辆车的实际行驶路径收费的,走在全国前列,“ETC的精确识别路径技术正在解决中,最快明年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ETC技术不能精确识别路径,不仅走嘉绍大桥存在这个问题,走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一样。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过桥费用更贵,多出来的通行费更明显。嘉兴公路管理局曾经接到一个咨询电话,一辆40座的大巴就因为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过桥费贵,而选择绕道而行,但发现一来一去多交了200多元的通行费,“原因还是因为走ETC通道,根据最短路径收费标准,他还是‘被走大桥’。”该有关人员表示,嘉兴境内的大桥、隧洞并不是很多,宁波境内的道路情况要比嘉兴复杂很多,桥洞等也比较多,因此,宁波相关部门接到的类似电话更多。
因为目前ETC能精确识别路径技术尚未解决,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绕了道、多花了油钱还要多交费用情况的出现,驾驶员们可以衡量一下路程长短、通行费多少等问题,如果觉得绕道更省钱的话,那么就不要走ETC通道,过收费站用现金结算。
“我们也已经向40多家运输公司发出了通告,告知ETC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醒企业合理安排出行路线。”上述的有关人员表示,通知发出去后,大家都表示能够理解,“现在技术破题已经在着手进行,相信很快能解决这个问题。”嘉兴公路管理局的有关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