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渝蓉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31个省(区、市)2013年GDP数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这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的GDP总量接近26万亿,占全部省(区、市)GDP总量(63万亿)的41.2%。(注:地方加总的GDP历年都比全国统计口径多,2013年多6.1万亿)
将超过全国经济总量四成、超过国土面积五分之一、大约有6亿人口的区域纳入同一个经济带通盘考虑,这是国家经济地理的一个新布局、新突破。它预示着中国试图在更大的空间视野下促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激发活力,调动潜力,打造“大而活”的统一市场,提高基础投资的规模效应、产业衔接的雁阵效应、要素结构的互补效应、功能布局的协同效应,以及新型城镇化的集聚效应。长江经济带有望形成一个大开放、大融合、大分工、大协作的新经济生态系统。
因地势关系,中国的大江大河基本由西向东。东西为横,南北为竖,因江河流向,形成了“横向的中国”的轮廓,中国大部分区域都被界定为某某河流的上游、中游或下游。这一自然地理格局在改革开放后被重塑,横陈已久的中国被纵向的海岸线所拉动,靠海、向外的东部区域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如果说“横向的中国”代表着对传统的延续,上游到下游一脉相承;沿海的“纵向的中国”则充满了奇迹与飞跃的惊叹号。
然而当历史走到今天,不仅“共同富裕”的总目标要求海岸线经济和江河经济要联动、互动、带动起来(如贵州的GDP只为江苏的13.5%,人均GDP不到上海的20%);从增长的客观规律看,中西部潜力也更大。中西部既要加快自身的现代化,又要避免粗放增长的传统模式,就应超越“小而全”的同质化道路,在更广大的市场中,依照资源禀赋特征,发挥分工合作作用,挖掘比较优势,对内对外开放,互补互利共赢。
登高而招则见者远。要把中国经济这盘棋下好,先得把格局做大。长江经济带这招棋,跳出一地,超越一域,从纵向的中国到横向的中国,由江到海,由内而外,让我们看到一个更远更广的未来。
概要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
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沿江九省市(青、藏除外,下文同)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该经济带国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2亿多,GDP总计1.4万亿元,分别占沿江九省市的27%、44%、62%和全国的4%、18%、25%,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均GDP分别为沿江九省市的1.6倍、2.3倍、1.4倍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6.2倍和1.4倍,在沿江九省市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
优势
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1995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216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约为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16倍。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长江流域孕育了发达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它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