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码头如长虹卧波,直径近一米粗的输气管道由深海区直通陆地。站在洋口港阳光岛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江苏第一个10万吨级石化码头、万吨级液化品码头、万吨级重件码头的工程量均已完成90%左右。作为洋口港物流产业带动临港产业崛起的龙头工程,这些码头不久有望交付使用。
作为东方大港的洋口港已引进多个基地型项目,这些项目体量大、发展快,需要强大的物流作为支撑。台湾中石化一期项目投资73亿元;中石油成品油管库一体化项目等一批石化项目,都在排队等候“大进大出”的码头。
提升港口物流功能,洋口港加紧码头建设。在阳光岛记者看到,2090米长的橘红色引桥横卧波涛之上,10万吨级石化码头挺进洋口港航道深水区,1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前沿建造泊位墩台。项目部经理华志凌介绍,10万吨级码头是港口的稀缺资源,具有强大的物流功能,洋口港10万吨级石化码头投运后,年接卸能力可达378万吨,可为石化产业源源不断供应亟需的原料。
在10万吨码头的另一侧,从今年一月开始,中交二航洋口港液化码头项目部承担了万吨级液化品码头配套工程的施工,一期投入1.5亿元,515米长的引桥、274长的码头已经竣工。目前进入管架、管道并驾齐驱的施工阶段,工人们正在海上加紧安装146个管道支架,计划今年年底投入运营,为台湾中石化、振戎仓储等液体化工产业提供物流支撑。
与10万吨级石化码头平行的,是总投资63亿元的江苏LNG接收站项目连接国际深水航道的10万吨级LNG码头,在这里时时可看到国外巨型LNG船舶进出洋口港。项目投运3年来,接卸86船820万吨,成为吞吐世界天然气的中转站,也使得洋口港成为中国沿海第一个具备全球最大LNG船舶接卸能力的港口。它不仅有力保障了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而且吸引杭氧冷能空分、法国爱森等化工巨头投资落户。
为满足洋口港临港工业区石材园进口大量国外板材原料的需求,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投资1500万元,为万吨级重件码头配套40吨级门座式起重机,可用于装卸大(重)件、散杂货以及集装箱,年吞吐量100万吨,今年10月即可交付使用。
据了解,阳光岛作业区3平方公里,岛上岸线长12.6公里,可建1至30万吨级码头泊位37个,规划建设LNG接收站、液体散货储罐区、通用散杂货堆场区、公共设施区和港口支持系统区。洋口港近期目标是利用大进大出低成本的海上物流,在阳光岛作业区打造千亿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