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中国连续第五年蝉联45个国家物流指数榜首
来源:中国航贸网 发布时间:2015-01-23 浏览数: 标签: GDP 中国物流 全球经济

  尽管有担忧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会放缓,但中国仍然连续第五年在45个新兴国家的物流行业密切关注的年度指数中排名第一。

 

  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以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等下一线经济体的活力抵消了近年来推动新兴经济体增长的金砖国家的喜忧参半的增长表现。更加平衡的增长前景体现在《2015年Agility新兴市场物流指数》里,该指数是根据基础数据并辅以一个由近1000位物流与供应链行业高管人员组成的独立调查,来对45个新兴经济体进行排名。

 

  该指数已经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它根据经济规模,商业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其它能够吸引物流公司,航空运输公司,航运公司,货代公司以及配送公司等投资的因素来对新兴经济体进行排名。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几个金砖大国占了新兴市场增长和投资的绝大部分,也占据指数的前列。中国连续多年排名第一,今年又一次拔得头筹。但是中国的经济继续放缓。沙特阿拉伯跃升至第二位,超过了比它大很多的巴西和印度。

 

  Agility全球整合物流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Soren Poulsen称“在45个国家中,中国在商业环境这一指数排名第三,在指数中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排名第四。中国经济和消费市场的规模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相对于其它新兴市场,在创造开放的商业气候方面,中国排名前列。”

 

  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越南在总体指数排名上也提高了。商业环境的改善提高了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巴基斯坦在“市场兼容性”方面的得分。马来西亚和中国位列最好的“市场连接性”的国家行列。该指标反映了它们的基础设施和连接。

 

  其它指数调查结果:

 

  阿联酋,卡塔尔和阿曼等海湾国家在45个国家的指数排名中拥有最好的“市场兼容性”——最理想的商业环境,紧随这三个国家之后的是乌拉圭,沙特阿拉伯和摩洛哥。

 

  阿联酋,马来西亚,中国,阿曼,沙特阿拉伯以及智利在“连接性”方面领先,表明它们拥有最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连接。

 

  菲律宾在指数的排名上升了三个名次(至第16名)——2014年菲律宾的指数排名上升了9个名次。在对供应链管理人员的调查中,菲律宾的名次也有提高,在众多他们认为会兴起为主要物流业市场的国家中菲律宾上升了5个名次(至第15名)。

 

  俄罗斯的经济愈发变得与外界孤立,这削弱了其对于物流和供应链专业人士的吸引力。有超过75%的受调查人士对俄罗斯的前景感到悲观。

 

  连接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增长最快的贸易线路是美国-越南(增长了42.7%)和柬埔寨-欧盟(增长了41.9%)的航空货运,以及乌克兰-欧盟(增长了35.8%)和欧盟-埃及(增长了23.2%)的海运运输。但是对于2015年,受调查的物流业专业人士对亚洲新兴市场与其它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流通最为乐观。受调查人员也指出了各地区增长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他们对近距离外包,电子商务和其它影响新兴市场的趋势等方面的观点。

 

  “一年前,基于对南非,巴西,印度,土耳其和印度的弱点的担忧。有一种关于新兴市场崩溃和新“脆弱五国”的论调。”Agility全球整合物流的总裁兼CEOEssa Al-Saleh称,“即使全球经济继续增长乏力,但新兴市场的表现证明它们比人们预料的要更加有适应能力和更有活力。

 

  Al-Saleh称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投资基础设施和采取措施来解决劳动力和税收规则,保护投资者,合同法,财产权,资本限制,贸易和土地使用法规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他还提到2015年新兴市场增长的风险来自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国经济的减速,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以及俄罗斯经济的困境。

 

  国际货币组织预测参与该指数排名的45个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57%。

 

  “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人口数量的增长,中产阶级的壮大,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提升以及在医疗,教育和扶贫方面的稳步进步”Al-Saleh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新兴市场乐观的原因,我们将继续看到它们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上。”

 

  此物流指数由物流行业领先的分析与研究公司运输智能编纂。

 

  运输智能(Ti)的首席执行官称John Manners-Bell:“在全球经济衰退过去五年后,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内额所有经济体的前景都不明朗。经济的脆弱性,油价的下跌,和对非洲和中东的安全担忧的不断增长都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增长,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需求的增长表明在这些不稳定的市场利率仍然很高。全球的制造商,零售商以及物流行业的提供商如果想利用好存在的重大机遇,就需要保持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态势。

 

    推荐阅读:政策解析第6期专题——四川省市州物流发展概况

分享到:
上一篇:一带一路规划将发多个语言版本 60国积极参与 下一篇:如何推动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层次联动发展?(一)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