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为什么重视物流”、“为啥很多城市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而发展成效却不显著”12月20日,在石家庄举行的2012年中国城市物流发展年会上,与会专家对影响城市物流发展的现状和破解对策进行了探讨。
专家表示,现阶段城市担负的物流发展任务,已经不仅仅是物流自身的问题,而是在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下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推进城市与物流业发展,需要两者“融合共生”。
物流业进步与城市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专家表示,当前物流业的进步与城市经济发展矛盾重重,主要体现在城市交通拥堵、非法营运车辆横行、黄牌大车进城扰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安全及交通状况堪忧、城市内部运输工具缺乏统一组织管理等,影响了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
“从相当程度上,物流业的无序、低级和盲目发展是造成这种矛盾关系的主因。”石家庄市聚和港物流园董事长林福根认为,物流业的初级扩张、低端运作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比如大规模生产企业渐次迁出主城区,以确保重载量的生产、材料和产成品尽量少占用有限的市区道路资源,大型批发市场集中在城市主城区,构成了主要消费繁华区。但是,随着城市扩容加快,市区内仓储设置急剧缩减,这种功能布局直接导致大量的商品从外围运进主城区形成商品交易,再按照新的组合重新装车运往周边市县,这种重复占用运输和道路资源的方式,在给消费者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和生态带来了巨大压力。”林福根说。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耿书海表示,近年来城市物流业发展集中,政府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由于一些区域城市物流业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盲目发展、管理混乱,甚至贪大冒进,致使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城市物流需选准定位
“由于我国城镇化与物流业的发展均处于快速推进中,城市物流功能定位过程尚未完成,使得城市物流业发展也处于探索之中。”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说,在当前形势下,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正在发生变化:一是从过去摸索阶段相对盲目的发展转向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性和针对性;二是从单纯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向明确战略目标下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培育、相关领域物流发展、物流信息化、物流政策系统发展转变;三是从强调物流业的独立发展向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与融合发展转变。
汪鸣分析,未来城市发展物流业的模式,应当是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集约化的组织与发展;途径则是为城市服务、为区域服务;而基本战略方向一是面向区域的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应积极建设区域制造中心和分拨中心,二是面向城市自身需要,积极发展高效率、低成本、创新性的配送服务。
林福根认为,理想的城市物流模式应当是能够满足资源复合型利用的功能设计,在一个城市有数个物流主体(园区、仓储及配送中心)布局,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有各自的运营特点,综合服务功能全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能够共同为城市物流的有序发展而运转。
破解“瓶颈”,推进我省城市物流快发展
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鲁泽分析,目前河北省城市物流业发展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物流管理体制不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网络规划滞后、物流资源分散、物流组织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较低等。“我省应当制定城市物流发展规划,完善城市物流节点体系,促进城市物流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整合信息资源,完善城市物流配套功能,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城市物流配送市场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物流模式创新。”鲁泽对推进城市物流发展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作为复合型产业,现代物流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不言而喻。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立忠介绍,为支持全省城市物流发展,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在全省推进了100多个重大物流项目建设,谋划了24个省级物流产业集聚区和7个环首都现代物流园区。王立忠说:“下一步,我省将重点组织实施好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相关文件精神,在消除影响城市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钢铁、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运行质量,推进省级物流产业集聚区、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及加快发展港口物流、国际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等方面努力,使全省物流形成新的特色,培育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