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罕见地提前宣布油价将在11号下调,有关部门实际上是希望在整个经济和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提前释放一些利好的信息。从短期来看,市场上的各个板块受益的程度不同,但从中期来看,通缩和经济景气下行的担忧对市场的扰动就更大。
根据三地的变化率,机构预测此次油价降幅可能在每吨350-400元左右,油价将会出现今年的三连降,之前5月和6月的两次下调降幅分别是330元和530元。从此次调价来看,连续第三次的下调油价以后,对上游板块两桶油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一方面上缴石油特别收益金减少,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炼油板块也渴望受益,炼油的亏损将减少。另一方面是两桶油的库存也比较高,降价就可能影响到销售板块的利润。
由于国际油价是80-90美元,是两桶油各个业务板块的利益平衡点,对于目前来说影响总体是中性的。而对大多数的中下游行业来说,希望从油价的三连降中受益。航空板块是受益最为明显,每次降价使航空业降低成本数十亿,物流、汽车、化肥、化纤、火箭、农业和渔业都不同程度的受益。
在目前的经济景气下行和企业业绩受到挑战的背景下,成本的降低使得多数行业就受到短期的提振。但中期来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油价走低都是需求不振的直接的反映,实际上不仅油价在下行,煤炭价格也出现了下行。
此外,昨天公布的CPI和PPI都出现同比涨幅的下行,这些价格信号的含义是一致的,就是目前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通缩区间。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的短暂下行是难以抵抗经济下行通道中整体需求不振的负面的冲击。目前尤其需要警惕的就是,如果下半年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国际油价一旦重回升势,届时一方面国内经济尚未企稳反弹,另一方面新的输入性通胀因素又来侵蚀企业的成本,届时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小的冲击。
国际油价是出现一个连续下跌的状态,但并不能做出全球经济通货紧缩的判断。因为是不是产生通缩还要受到货币条件的影响,全球的货币条件也是各有差异的,跟国内的情况是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就是需求的萎缩,这点是一个共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