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国际航线原本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福利”,然而最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等二三线市场,越来越成为航企看重的“香饽饽”,尤其是国外的航空公司。
昨天,中东航企卡塔尔航空公司(Qatar Airways)的一架空中客车A330飞机从成都起飞飞往多哈,从而正式开通了多哈往返成都的定期航线,这已经是1994年才成立的卡塔尔航空在中国的第六条航线。
而就在一年多前,卡塔尔航空才刚刚开通了重庆到多哈的航线。与卡航有同样想法的国外航空公司也不在少数。近年来,包括法国航空、芬兰航空、汉莎航空在内的多家外航,都在不断开辟飞到中国的新航线,并且目的地都是重庆、武汉、青岛等二线城市。
记者咨询多位业内人士发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航线资源紧张是外航开始聚焦二三线城市的一方面原因,而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招商热情”也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根据记者获得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一份内部统计资料,仅在2012年,就有18个省(市)对63家外国航空公司营运的107条国际航线给予补贴,补贴金额超过6亿元。还有地方交通运输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执行当地重要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每年能够领取1亿元补贴。
“希望通过开通航线带动本地区的招商引资和旅游业,是当地政府不惜重金补贴航企落户的重要原因。”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国际航线对旅游、商务谈判及地区经济的拉动力不容小视,一条国际航线为地方经济创造的GDP相当于3-4条国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