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11时26分,在乌鲁木齐火车西站,由两台和谐型电力机车牵引着的57002次货物列车,在汽笛声中缓缓驶出车站,标志着兰新电气化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新疆铁路由此跨入电气化时代。
记者从乌鲁木齐铁路局了解到,作为连接内地与新疆的交通大动脉,兰新铁路兰州至嘉峪关段此前已经实现电气化。新疆段的电气化改造工程于2008年开工,其中嘉峪关至柳园段、乌阿段(乌鲁木齐西站至阿拉山口站)已分别于2012年2月和2011年9月开通运营,在昨日乌西至柳园段开通运营后,兰新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兰州,西至新疆阿拉山口,全长2415公里,其中新疆境内1266公里。1952年10月兰新铁路开工建设,1962年12月通车到乌鲁木齐,1990年9月延伸至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形成了由中国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使得亚洲陆地运输到欧洲的距离比海上运距缩短了约5000海里,运费和时间分别节省了20%和70%左右。
1992年,国家投资修建了兰新铁路复线,使兰新铁路的运输能力从1992年的1200万吨,增长到了5000万吨。通过近几年铁路改造,目前已达7000万吨。
“实现电气化运营后,兰新线的通道运输能力将由7000多万吨提高至1.4亿吨左右,增长近一倍。”乌鲁木齐铁路局副局长熊春庚说,改造后的兰新电气化铁路为客运和货运兼顾线路。
铁路部门表示,将增配105台电力机车支持兰新铁路电气化运营。与此前普遍使用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相比,电力机车单机功率将由原来的2000千瓦提高到7200千瓦,耗能也较原来降低近三分之二。
兰新电气化铁路的开通运营,为新疆资源开发、特色产品外运、人员交流、经贸往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这个大能量的出疆通道,也将为新疆交通实现东联西出、畅通亚欧大陆桥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