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货运改革实施两个月来,各铁路局积极宣传货运改革新举措,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运输网络,打造货运服务品牌,努力实现“社会满意、货主方便、大宗增运、零散上量”目标。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建立了实货需求兑现落空分析制度、货运营销周对话制度、激励考核机制以及开放式价格新机制,使实货需求兑现率由初期的81.7%提高到目前的98.8%。
制度具有生命力,能够带动一方繁荣。上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了中国改革的航母,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可小看一项制度的威力。只要这条制度顺应民心,符合时代潮流,与事物发展规律高度吻合,就一定可以创造辉煌。铁路货运改革两个月以来,同样在制度创新上取得不俗的成绩。
广铁集团地处珠三角地区,货运市场发达。但这种发达是相对所有物流企业而言,铁路只是其中一家。建立实货需求兑现落空分析制度、货运营销周对话制度、激励考核机制以及开放式价格新机制,使实货需求兑现率由初期的81.7%提高到目前的98.8%”,这是广铁集团制度创新在市场层面的积极回应。
实货需求应是市场刚性需求,之所以出现不能兑现的情况,多半是因为铁路顺应市场的制度存在短板。为此,广铁集团建立分析制度,做到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其他制度创新的配合下,用两个月时间将八成多的实货需求兑现率提升到接近10成。这种制度创新的威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并应积极加以发扬。
事是人做的,但人做事依靠制度为准则。好的制度激励人的潜力爆发,反之,坏的制度将人的创造力压抑。经济管理常识告诉我们,用制度管理人、吸引人是确保企业良性运转的艺术。但是,这种制度必须是好的制度,坏的制度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方向。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覆灭,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制度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制度创新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一种描述或口头上的一种宣传,而是对现实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深刻分析后所采取的顺应规律的制度变革。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过时的时候。我们判断制度过时的标准,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对事物规律的动态把握,让制度始终与事物规律保持高度的一致。铁路货运在两个月时间里,能够初见成效,可以得出铁路货运制度的创新初步把住了市场规律。
市场规律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不同的环境里具有不同的形态。铁路货运改革应该保持这种制度创新的敏感性,让铁路货运成为当代物流市场的主体和主角。这样,中国铁路网造福的不仅是百万铁路职工,更是广大的铁路顾客。
当我们把改革概念挂在嘴边时,一定不要遗忘制度创新是改革的实践主轴。如果说铁路货运改革能够释放红利,那么制度创新将担当释放红利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