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9点,随着直径9.33米、相当于3层楼高的巨型刀盘破洞而出,由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我国城际铁路最大跨度盾构隧道-长株潭城际铁路树木岭隧道首段今天贯通。
连接长沙、株洲和湘潭城市群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全长96公里,其中的23公里线路连续下穿长沙主城区,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城市地下铁路,有“高铁中的地铁,地铁中的高铁”之称。
“全线的头号控制性工程树木岭隧道全长12860米,由左右两条隧道组成。主要包括三个盾构区间、两个暗挖区间和三个明挖区间,以及四座车站,总投资约22亿元。”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长株潭项目指挥长戴尊勇介绍说,3台直径9.33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十次下穿京广铁路、高层居民区、河流和城市高架桥,与京广铁路的最近施工距离仅一米,被列为全线的一级高风险控制项目,工程技术难度国内罕见。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隧道公司长株潭城际铁路第二项目部经理严士海告诉记者,项目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不仅确保了第一、二台盾构机的按期始发,还仅用50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三台盾构机转场、井下拼装调试并顺利始发,比业主压缩后的工期计划提前四天完成任务,创造了大直径盾构组装时间最快纪录。
严士海说,盾构施工中先后克服了超浅埋、下穿既有铁路、居民社区及圭塘河等8大技术难题,采用一系列有效技术措施,将地表沉降量控制在1毫米以内,远远小于设计要求7毫米的沉降控制值,确保了列车行车安全和盾构隧道的安全快速贯通。创造了三个第一:全线第一台盾构机率先出洞;全线第一个隧道区间率先贯通;全线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第一次成功完成掘进。为确保长株潭城际铁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城市同类地质条件下,采用土压平衡大直径盾构机作业的施工与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长沙段的地下隧道施工涵盖了铁路地下工程施工的所有技术类型,既有盾构法、明挖法,又有矿山法,矿山法中又有爆破开挖段和非爆破开挖段,所以被列为全线头号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其中,土建部分包括树木岭站、香樟路站、湘府路站、汽车南站站等4个车站,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风险大、施工难度巨大、外部环境极为复杂、管理跨度和幅度大等显著特点。”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隧道公司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经理褚晓宏介绍说。
褚晓宏说,车站都设在长沙城区的主干道和交通枢纽位置,我们通过逐级优化施工方案,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专家的密切配合下,认真组织科技攻关,利用铣挖机开挖成功穿越居民区、高速公路,未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戴尊勇指挥长介绍说,“面对重任,十四局集团的所有工点都坚持以“样板引路”、“领跑战略”为目标,高标准、高起点,以创新技术和科学先进的理念进行现场管控,以最优的施工方案和最新的施工工艺进行指导施工,项目推进安全顺利、质量持续可控,目前已开累完成投资超过50%。
他说,我们的项目部已经被长沙市政府评为长沙市铁路建设“优秀施工单位”;连续三年被业主评为“先进单位”,三次受到业主的通报嘉奖;连续三年、6次的铁路信用评价均获得第一名。“2013年度,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近百个大型项目部中,我们被评为十个“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综合优胜单位、工人先锋号”之一,并被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因诚信履约、文明施工,2012和2013年度连续两年的劳动竞赛成绩列全线综合评比第一名。开工以来,所有重大风险源及风险点全部安全顺利通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据了解,长株潭城际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建成后,将与规划总长超过1200公里的长沙至益阳、常德,长沙至浏阳,以及长沙至岳阳、衡阳等城际铁路相连,并与京广铁路相接,从而极大的促进湖南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