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铁路
让铁路物流像客运那样便捷
来源:现代物流报 发布时间:2015-08-05 浏览数:

  物流业发展应当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距长、时间准、能耗少、安全可靠、系统性强的特点,建立起以铁路运输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如果把铁路客运的运输组织模式套用到铁路货运上来,将会对我国物流业发展产生深远和积极的意义。

 

  大家都有乘火车出行的经历,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的今天,非常方便。在网上查询到合适的列车时刻,选择好座席类别和票价,在线支付后就可以得到预定的车票信息,安排好时间到达车站,就可以方便、顺利出行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旅客运输过程,对货物运输的组织,是否也有可借鉴的意义呢?

 

  铁路客运组织情况

 

  运输工程学的认知,包含运输组织和运输装备两部分。从运输组织的角度看,旅客能够方便乘坐火车出行的运输过程,有这么几个先决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运输计划下的运行班次。即要有遍布路网的列车运行时刻表,清晰地标明各途经站的里程、运行时长、到达时刻。不同走向的列车班次,穿插在预先编制好的运行计划中,即所谓运行中的图定班列。

 

  第二,必须要有每一运行列车的具体编组和准确划分运载空间的、可计量的、不同类别的座卧铺位数量。也就是说,一趟列车的运载空间,可划分为不同数量的各种座别所占用的体积之和。即每列车是由若干节硬座车、几节卧铺车、软席车、餐车、行李车等不同功能的车厢编组而成,每个车厢里的座卧位数是固定的,而整列车共有多少卧铺位、硬座、一等座、二等座、商务座等不同座别的数量是可预知的和可计算的。

 

  旅客购买的车票,实际上是购买了铁路运输组织下的,某一列车的某一空间的某一时间段的占用权(使用权)。即每张车票,是对列车的具体座位(铺位)的时间段占用。在这个时间段,列车的这个空间,是归购票人占用的。旅客购票时,必须要有明确的座位编号(有票),没有这样的编号,就说明在同一时间段内,列车已没有装载空间可销售了(无票)。这个有固定体积(长、宽、高)的装载空间,就是运输组织的最小销售单位(座位或货位),整列车这样的销售单位是可计算的,是可计量的。

 

  第三,必须要有方便旅客查询、购票的商务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即现有的12306网站,旅客可以查询到从甲地到乙地,各时间段的班列时刻、途经站、座别及票价,使用在线支付就可完成整个出行计划的安排和落实。

 

  旅客在网上自助完成了运输合约的签定,完全不需要铁路工作人员的干预和解释,自主完成了到站和接站,而且还自觉且有序。这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以列车时刻表为时间轴,所有的动作、所有的环节、所有的关联方都是以这个时间为中心在运行。旅客也是整个运输组织的关联方,涉及到多个环节(到站、候车、检票、上车、出站、接车等),在统一的时间轴上,各岗位和谐地运转,合作完成了整个运输过程。

 

  第四,必须要有涉及到行业内外的配套设备和设施。整个旅客运输过程,站外要有配套的公共交通系统,旅客集散空间;站内要有完善的票务、站务、运务、机务、调度、通讯等设施和专用设备。正是有了完整的配套,才保证了整个运输系统的高效和平稳地运行。

 

  简单地说,第一、二部分是运输组织,第三、四部分是运输装备。基于以上四点,套用一下我国物流业的运输组织现状,也就可以为我们指出,当前物流业的组织重点和调整方向所在。

 

  积极借鉴成功经验

 

  我国有着地域广阔、物产不均匀、生产与消费布局分散、城镇化物资集中度高的特点。物流业发展应当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距长、时间准、能耗少、安全可靠、系统性强的特点,建立起以铁路运输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以铁路货运运行图为时间轴,以货运班列承载空间的“单元化编组”为单位,配套发展“成组化”装卸作业设备及设施,开发出由货主自主选择的“为货买票”的商务平台等,构建成由诸多行业组成的高效物流系统。

 

  现有的95306铁路货运网站的业务处理流程设计,是基于原有铁路货运业务人工受理流程而设计的。对外完成了部分电子商务功能,对内完成了部分表单处理功能。列车编组的计划性、用车的规律性、装卸的准确性、运送时长的固定性、货主事宜的方便性、整体运转的配套性,都与上述运输组织方式的设计思想不同,还有必要再行讨论。

 

  “像乘火车那样发物流”,把铁路客运的运输组织模式,套用到铁路货运上来。首先要开行分布均匀的“图定”货运班列(近期发布的《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确定了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以及“3纵5横”国家骨干流通大通道。这些主干通道的城市节点,正是货运班列开行的依据;其次是货运班列不同车型要有明确装载空间的度量单位(不同规格的承运货位);其三是可供货主查询、购买货位的商务平台;其四是便于装卸的“成组化”的作业单元及专用设备。

 

  有了如上的系统建设,货主就可以像选购“客票”一样,根据货物“成组化”的体积及要求,通过货运平台为货物“购票”,并确定了“货位”。从事物流服务的公司,可以上门提货并附带“成组化”装卸包装,货场的专用设备,可以在准确的时间内,把货物搬运至到站班列的指定货位上。事先得到通知的收货方,可按照班列运行时间,完成接货事宜。整个货物运送过程类似“海运”的物流组织及作业安排。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铁路客运“座位”是可以复用的,每天多次的“放票”就是在推送复用的座位资源。同样,这种复用技术,也可以在铁路“货位”上得以实现。可以想象将来铁路货运,货物从列车“货位”上的装上装下,等同于客运过程中,不同旅客对同一座位的上车下车。同一种票别的座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或单位进行重复利用的;那么,货运班列的同一种规格的“货位”也是可以像“座位”一样,作为一个空间单元租用和复用的,一列车的不同编组有着一定数量的不同规格的单元——“货位”。

 

  建立在标准尺寸及规格上的“成组化”单元,是链接运输组织和运输装备的关键节点。货主能为货物“买货位”,是因为班列上有“位”可卖;装卸货物便捷、高效,是因为定“位”准确;货物跟踪、到达,也是因为有“位”可循;可见此“位”的重要和关键。当然,这个“位”是多种规格的,可以是一个车厢、一个定尺罐体、一个标准集装箱、一个托盘、一个网箱、一个定尺周转箱等等,但都是符合班列尺寸要求的体积单元。这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建设工程,要有顶层设计、专业的选材和加工、信息跟踪体系、作业交接规则及制度等一系列的行业配套。

 

  我国铁路客运的发展和应用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成功

 

  是有着完整知识体系的,把这种成功借鉴到货物运输组织上来,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课题。希望在运输行业内,能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组织不同学科的团队,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科学的物流体系的建立,不仅在运输工程学上,在社会经济学方面也有着深远和积极的意义。

分享到:
上一篇:陇海铁路陕西段暴雨后恢复通车 下一篇:煤炭钢铁不景气致铁路货运量同比降一成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