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强总理率庞大经贸代表团旋风般访英,会见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双方签下了价值140多亿英镑的投资协议,在英伦岛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仅2013/14年,中国对英投资超过80亿英镑,创造或保障了英国6,000多个就业岗位。
总体来看,能源与金融成为这次合作的重点。这使得相关领域的中英企业家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说:“英国在机电方面有很多优势,比如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汽车和仪器仪表等,在技术和理念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而中国对英国的出口,机电产品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也有很强的优势;中英在机电领域互补性很强。我们希望中英在机电领域的合作、贸易包括项目投资不断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为两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是一家由老牌的贸易公司组成的大集团,是百分之百的央企。主要业务有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医药、制造业还有咨询业等方面从事相关业务,年营业额在150亿英镑左右。中国通用技术英国公司总经理王云福说:“英国这边我们主要想在大的基础设施领域探讨一些新的业务机会。比如目前英国正准备上马的高速铁路项目,我们非常关注。另外能源方面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比如清洁能源方面以及一些既有的电站改造方面,都有巨大的商机,所以我们想在这两个领域有所作为。2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英国来是从这里进口先进技术和产品,当时这方面中国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现在我又反过来推销中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这也反映了中国这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张鉴钧总监说:“我主要负责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方面的业务,包括低碳、绿色、环境、社会等等。实际上中国的环保意识比以前强多了。老百姓治理环境的要求大踏步地追上来了。欧洲的环境建设时间长,加之城市规划比较完善,规划制定之后,大家都按照执行,按部就班,没有太大毁坏和改变;而中国国内则在大拆大建过程里造成的损害比较严重,人们从环境方面考虑得少,老百姓权利意识不够。环境治理和保护,应与百姓切身利益挂钩。尤其如现在雾霾问题,不管你是国家主席还是百姓,都无可逃避。我觉得改善过程应该很快,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不可想象地快。我认为中国老百姓和西方老百姓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想呼吸新鲜空气,喝放心的水,这些要求是一样的。在此之前,比如五、六十年代,我们觉得建钢厂,建冒烟的高烟囱是工业化的象征,没有人抗议。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改善过程会很快。最新的环保法改变就很大,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包括公众参与、透明度、信息披露、责任制等等,都做了很多变革”。
张鉴钧于1999年就职普华永道,2005年回国并创建了这家享誉盛名的公司的中国分部,如今再次回英国工作,对十年的中国巨变同样颇为感慨。谈到总理访英后公司将与业内的合作,他介绍道:“普华永道是一家服务类公司,不像壳牌或BP,这次总理来,他们有签大单子。我们主要给中英客户提供服务,只要来英国投资的中国企业多了或去中国的英企多了,我们的业务也就多了。我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尤其侧重在比如并购方面。会提供技术调查、财务、税务、法律、环境等等,帮助做融资,企业架构,税务架构,并购整合,风险管理等等”。
在英中峰会期间公布的经贸投资协议包括:
一、英国石油公司(BP)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金额达120亿英镑。根据此协议,自2019年起,英国石油公司将每年为中海油供应150万吨天然气,供应期限为20年。
二、中国最大的私营领域投资集团,总资产达80亿美元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伦敦设立欧洲总部,并将计划投资15亿英镑。投资领域包括金融服务、尖端工程、海上风电工程、新能源以及环境保护。
三、 MAP Environmental公司与Z N Shine Solar签署合资协议,收购、开发、建造和管理价值4亿英镑的英国太阳能光伏基础设施。项目涉及为期3年部分英国大型工程、采购和建筑承包商共同参与的建造计划以及今后20年的日常运行维护。这一项目将为英国新增50个设计、管理和运营岗位,合同执行期间可为英国创造500个新的建筑和系统维护就业岗位。
四、中国净资产第三大证券机构—中国招商证券宣布,已获得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批准,在伦敦开设其首家业务机构,初期创办阶段将为英国至少新增40个就业岗位。招商证券将增加其在伦敦的大宗商品交易量,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巩固伦敦作为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在李总理访英期间还达成了价值超过5,000万英镑的联合创新研究项目,旨在应对如气候变化、长期可再生能源供应以及人类疾病等全球性问题。英中两国批准了这些价值5,300万英镑的项目,以及一项更为广泛的、5年期的实施计划,该计划到2019年将最终囊括总价值2亿英镑的合作协议。除此之外,还有若干项目签署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