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际物流新闻
中欧强强联手利全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时间:2014-10-13 浏览数: 标签: 中欧

  中国经济外交再度掀开欧洲日程之际,海内外观察人士注意到,一年多来,中欧高层外交互动之频繁,显示中欧经贸关系持续升温。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议背景下,中欧在多领域、多行业的连通前景可期。

 

  当前,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中国重庆、成都、郑州等多个内陆城市正通过铁路交通拓展、升级对欧经贸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货物经欧亚大陆送至欧洲市场腹地。

 

  以连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货运班列为例,每趟班列可以运送41个集装箱的货物,产自中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深圳、厦门和重庆周边的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等产品被运到杜伊斯堡,然后再经过公路、铁路和水路转运到德国各地及其他欧洲市场。德国汽车零部件厂家的产品也搭乘着渝新欧班列抵达中国。

 

  通过渝新欧铁路,中国商品仅16天就可以到达欧洲,比海运至少节省20天,比空运成本便宜五分之四。杜伊斯堡市长林克表示,这一便捷性运输,让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更具竞争力。与此同时“渝新欧”对杜伊斯堡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此外,渝新欧铁路还为沿线各国经贸合作提供了一条史无前例的“快车道”。

 

  中欧铁路建设将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通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有形、有效的平台,成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未来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将在中欧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市场、要素和产业的整合都将成为中欧合作新的增长点。

 

  目前,欧盟正在打造核心交通网络。根据规划,欧盟核心交通网络将于2030年建成,将会在94个主要港口间修建铁路和公路,在38个关键机场与大城市间修建铁路,升级15000公里的铁路。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欧盟的上述计划能与中国的相关战略倡议对接,将建立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极大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有效促进中欧经济技术合作不断跃升。

 

  在全球经济复苏乍暖还寒的当下,若中欧携手着力重构和优化欧亚物流、信息、技术网络,必将带来巨大正面外溢效应,利好沿线经济体,助推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

分享到:
上一篇:中德绿色物流合作推向纵深 下一篇:李克强签订俄中“东线”天然气供应等领域合作备忘录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