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的未来发展应放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放在当代中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特别是四川的总体部署上来思考和谋划。放眼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产业资本全球转移不断加快;纵观国内,我国正在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国家和四川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经启航、成渝经济区建设拉开序幕、川南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当前,泸州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对外开放的提速期、文化事业的繁荣期、社会建设的转型期,加快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严峻的挑战。今后,泸州应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构建“六大”现代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
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发展白酒、化工、能源机械四大优势特色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建材、造纸、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生猪、高粱、林竹、优质稻、果蔬、烤烟六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次产业结构向“10:50:40”的目标优化,尽快形成具有泸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大力推进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加快构建四川突出南向、通江达海、沟通东南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尽快形成“水、公、铁、空”相互配套的现代交通体系。
三、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城市主城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形成层级分明、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共同繁荣的“一主四副多点”现代城镇体系。
四、着力构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集聚整合先进创新资源,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创新型城市,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融合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
五、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以先进文化为方向,以酒文化为主题,以长江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宗教文化等特色优势文化为支撑,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文化强市,实现酒文化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艺创作、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工作的高度融合,尽快形成泸州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
六、着力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尽快形成完善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