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到位于军工路自己公司的站点,小宋除了拿上足够多的快件,还会拿上几瓶水,他笑称在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里,只有靠这几瓶水,自己才不会在送快递的路上因为上海的烈日而中暑。
“每送一个快件大概能收入4毛左右,收一个快件高一点,也就是一块多一点。”小宋和记者掰着手指头算,因为自己管辖区域内有几个小区,所以,自己也算占了酷暑的光,最近一个月的送货量大了不少,“我估计哦,这两个月收入可能会超过6000块,但是,其余时间就没有这么多了,不过4000多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没聊一会,小宋就急着往下一站跑,而这种状态也恰恰是所有快递员每一天的生活状态。因为现实情况是:他们不怕自己没活干,只怕自己的双脚不够快,快递送不完。
据统计,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为57亿件,约为2009年的三倍。去年快递最高日处理量达到3000万件,位居世界第二。
如此庞大的一个市场,但沪深股市却至今仍然没有一家与快递有关的上市公司挂牌,好在这一现象马上就要得到改变。证监会最新发布的资料显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的状态已经由“中止审查”重回“通过发审会”。据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已通过相关部门的全部审查,目前蓄势待发,坐等IPO开闸。
其实,不仅EMS,圆通、中通、全峰等民营快递企业也在低调酝酿上市计划,其中圆通距离上市最近。
在烈日下赛跑的不仅仅只有快递员,跑得更快的是各大快递公司,正如深交所首席研究员金立扬所说,谁能在IPO之路上占得先机,那么谁就可能成为该行业的领跑者。
从上海送一份快递去杭州,要花多少钱?8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很多淘宝卖家和买家信。
实际上,就在这两个月,如果从北京送一份快递到天津,连8元钱都不用,只要5元,仅需5元,一律5元。
快递,可是靠人工把一份份物品送到你家门口的。这么便宜的快递价,公司还赚不赚钱了?其实,这话不仅我们消费者在问,快递公司也在问,“送一份快递,我们的利润仅仅只有3%,少得可怜。但是,不接生意还不行,你的业务量一下去,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出第一集团。被淘汰出去了,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如何改变目前的这种窘境,上市融资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眼中的出路之一,EMS的上市已箭在弦上,只等IPO开闸。另一民营巨头圆通也已经将上市目标放在了2015年。中国的快递市场已经连续27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能不能从这个巨大的市场里赚到钱,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民营与国企悄打价格战,近期,有消息称北京地区的几大快递公司正在打响一场价格战,其中异地首重快件已经从原本的每单8元直接下降至每单5元。此举一出,业界惊呼快递行业不仅没能走出“价格战”的泥潭,反而越陷越深、在用“卖白菜”的价格送快递。
随后,记者在上海了解了相关情况,从几个淘宝店经营者口中得知,目前沪上的快递价格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是首重同城每单5元,异地每单8元”,并且这个价格“已经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价格只针对大客户和淘宝卖家,普通用户的价格要比这个高不少。
在民营快递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属于“国家队”的EMS却突然在苏浙沪皖地区降价五成。
对于降价,EMS官方一直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但上海地区的服务热线却表示,的确存在有条件的促销,即客户只有拨打该电话预约上门取件,或亲自送件至快递网点,而且发送范围限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并现金支付时,才能首重收费降至每单10元。
有消息称,EMS此次降价的目标并非民营快递,而是另一巨头顺丰。有内部人士直言:“我们就是与顺丰直接竞争。”据悉,目前顺丰从上海发至长三角的快递价格为每单12元。对于EMS的挑战,顺丰方面保持了此前一贯的低调,表示这是行业发展阶段的必然,其他不予评论。业内人士评价认为,不同于“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之间的价格战,对EMS和顺丰所定位的商业客户而言,价格并非核心竞争力,关键还是在服务,这是EMS下一步竞争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家队”尽管已经对快递费打了对折,但是在价格上依然不是民营快递企业的对手,其实后者相互之间的价格战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与EMS相同,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所有公司,官方途径从来没有人承认过“降价”。中通的一位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在白热化的竞争下,一定要培养客户,基础货量不能少,包括淡季也不能掉下去,这是整个行业的压力。在淡季中,快递公司为保证业务增长和阶段性指标,会采取和所有行业一样的销售策略降价。” 事实上,如今异地每单5元的价格也绝非快递行业内出现过的最低价格,早在今年端午节,国通甚至被曝有16个城市,从北京始发的费用为每公斤1.5元。“即便乍一看低于成本价,也可能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并非一定亏本。”某国通人士在谈到这一问题是表示,快递的盈利模式是以量获取,每个网点都有自己的成本控制线。除此之外,接受采访的人士均特别提出,不能将淡季的降价策略直接上升到“恶性竞争”层面,等到淡季过去了,“这种降价促销活动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取消。”并非吃不饱只愁“撑不下”,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某行业出现价格战,往往是因为整个市场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各大企业为了争取市场而不得不在价格上做文章,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国内快递市场。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为57亿件,约为2009年的3倍。去年快递最高日处理量达到3000万件,位居世界第二。尽管规模已经足够庞大,但直到现在这个市场依然在不断快速膨胀。
同样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27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民营快递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业务量完成29.3亿件,同比增长70.1%,业务收入完成404.1亿元,同比增长50.9%。同时,民营快递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占全部比重分别为76.2%和64.2%。
在接受采访时,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说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们的业务量同比增速约为103%,预计全年有望做到12亿件,比去年增加一倍多。5年里,我们的业务增长了10倍。”据悉,目前中通速递每天最高业务量已有350万件,处于“第一集团”,但赖梅松仍感危机四伏,“目前,快递的服务能力尽管提升很快,但与市场释放的需求还很不匹配。”和中通相似,韵达快递今年上半年业务增速在100%左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柏根说:“我们面对的市场太大了,快递企业即使咽得下,也消化不了。虽然目前形势很好,但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毫无疑问,“网购”成为了推动快递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只有258亿元,至2012年则达到1.2万亿元,6年间增加了45倍。
在业务量不断膨胀的同时,整个快递行业却正经历着同样剧烈的变化,市场洗牌情况非常严重,“三通一达”、EMS、顺丰等第一梯队企业集中了80%以上的业务量,大量中小型快递企业的日子则越来越难过。而这,恰恰也就成为了众多快递企业具有极大危机感的主要原因,降价促销并不是因为“吃不饱”,而是因为怕业务量下滑被淘汰出“第一梯队”,变得“日子越来越难过”。
一家来自第一梯队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在被市场推着走,如果发展不够快,我们很快会被甩掉。目前来看,还可以更快!”市场不断扩大,价格却越做越低,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的下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亿件,同比增长6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14.1亿元,同比增长34.3%,收入增速远远低于业务增速。业内知名人士徐勇说,现在大多数快递企业利润率低于5%,“并且还在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