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海上交通路线 缓解交通压力
人口和车辆剧增,人车混行,道路窄,停车场少,城市交通严重超负荷……近日,三亚两会期间,交通出行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受政协委员的关注。不少委员纷纷广开言路,为三亚治堵建言献策,不少委员纷纷提出,打造立体化交通格局,修建高架桥和人行天桥,既能解决城市拥堵的弊病,又能为美化城市添彩。治堵,三亚修建高架桥、人行天桥能否行得通?
调查:人口车辆剧增成为三亚交通拥堵最大病因
2011年底,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这一数据意味着平均每天通过机场进入三亚的人口达到2.7万余人次,人口的剧增,加重着三亚城市交通压力。政协委员邢贞乐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数据:2005年—2010年6年间,全市常住人口从52.4万人增至68.5万人,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从2005年的406.58万人增至2010年的882.65万人,增长117.09%,2011年突破1000万人次;且外来流动人口和游客基本上集中在市区。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亚市机动车辆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从2005年的7.68万增加到2011年的16.29万,增长2倍多。超负荷的人口与车辆压力,成为阻塞交通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是旅游旺季三亚人口、交通等压力越大,不少长期生活在三亚的人开始担忧:超负荷运行已经成为三亚这个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阻力。邢贞乐认为,市区人口和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是三亚市交通拥堵的最大病因。
建议:建高架桥、开辟海上交通路线缓解交通压力
针对这些交通弊病,如何治堵?政协委员邢贞乐认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不但能解决城市拥堵的弊病,又能为美化城市添彩。他建议,在市中心和市区繁华地段规划建设高架桥和人行天桥,确保车辆畅通和人行安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同时,在市区商业繁华地段如解放路架设人行天桥,减少红绿灯,确保人流车流畅通,营造安全舒畅繁华的旅游购物天堂。此外,加快入城主干道建设步伐。
具体在规划建设中,邢贞乐认为可建设两座高架桥,一座以下洋田路口为中心,连接大东海、南边海、潮见桥、凤凰路,以解决大东海、鹿回头、南边海出入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疏通市民广场、三亚免税商店、市委等主要通道。一座以迎宾路与凤凰路交叉口为中心,横连美丽之冠、市一中,纵连同心家园、月川桥,以解决城市中心中轴线的交通拥堵问题,畅通机场、港口、学校、图书馆等主要通道。
另一政协委员也建议:规划开辟从三亚港务局旧码头至南山新港码头的海上交通路线,对开旅游观光船,可在海月广场、亚太会议中心、天涯海角景区等人流密集区设中途上落站点,以解决市民、游客的出行和旅游需求。规划开辟从三亚河入海口的南海渔村经时代海岸至凤凰水城的河上交通路线,可在中亚大酒店(对岸市政府第二办公楼)、实验中学(对岸人民医院)、月川桥头(对岸农垦医院)等人流密集地点设中途上落站点,双线对开河上交通船,既方便市民上学、求医、上下班出行,减轻上班高峰期市区陆上交通压力,这样也可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丰富城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