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韵达快递的工作人员上门收件时进行开箱检查
国家邮政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邮政快递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这一制度俗称“开箱验视”。制度在消费者和企业中都引发了不少争议,快递企业称执行开箱验视后成本增加,消费者则担心隐私问题。
开箱验视
根据2月2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在官方网站的一份通知,国家邮政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通知各快递企业对用户交寄的信件,必要时,可以要求用户开拆,进行验视,但不得检查信件内容。对信件以外的其他邮件,必须全部检查,对粉末、液体,以及不能直接辨识的机电装置等要重点查验,确保将各类易燃烧性、易爆炸性、易腐蚀性等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用户拒绝开拆、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多落实不到位的快递企业,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早在国家邮政局发布上述通知之前,2月16日,北京市邮政局就在官方网站发布类似的通知要求,全市快递企业从2012年3月1日起在物品类快件收寄环节实行验视盖章制度。按照“谁收寄,谁负责”的原则,快件揽收业务人员为制度落实的直接责任人。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在民营快递企业里,每家公司的电商客户都占了不小比例。比如申通的这一数字达到了60%,圆通维持在60%~70%间。这些以大宗电商业务为支撑的快递企业最为担心的事情是,一旦开包验视,将会引发这些用户的不配合乃至反感。报道援引申通物流市场总监夏祖彬表示,“这确实是我们推行新政策时候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一位在淘宝网开店卖电子3C配件的中关村卖家抱怨,“我一天发200多件,怎么可能一个包裹一个包裹地让他去查看?”
多家快递公司已正式推行“开包验视”制度。报道援引中通快递企划部一位工作人员说,中通的许多淘宝网大客户在2月29日被“邀请”签署了一份特别的合同。“主要是牵涉到这次‘开包验视’的一些安保协议,这些客户每天的发件量都特别大,一一检查难度太大,放任不管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就尝试单独跟他们事先签一个协议,他承诺他今后的寄件类别,我们则适当抽检而不是全检。”该工作人员称,由于一些加盟网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盖章还是大客户集中管理,目前都还没有推广到全网。
成本忧虑
上述《经济观察报》引述一位快递公司负责人称,“新规定刚刚推行,具体到底增加多少成本、对经营绩效产生多大影响还不能准确预测。”对于“面检”可能带来的成本上升,现阶段将由公司承担。该负责人坦承,应对这项新规会有很大的压力。一方面,现有的快递人员本就紧张,增加“面检”程序势必需要更多的快递人员,这个人力的缺口补偿起来也很吃力;另一方面,长远来讲,邮寄成本的增加必然会推动邮寄费用的增长,竞争激烈的快递行业做起来将更加艰难。
另据《华夏时报》报道,上海一家大型快递企业的高级市场经理算了一笔账:施行百分百的验视制度后,由于当面检查验收所耗费的时间变长,因此快递员的派件效率就下降了。原来他们的业务员每天可以揽送50单快递,现在每天起码要少收10单,这样每个员工每个月就要减少300单的量,如果不增加人手,那么企业每月要减少几百万单生意。“但如果新招人,就意味着企业要多掏一份底薪,还要多交一份社保,这又是一块固定成本支出。而原有的快递员收入也会下降,因为派件数量降低后,他们的提成变少了。”
“但是现在还不敢说涨价的事,这个时间段谈这个太敏感了,各家公司都会先扛一阵,等过了风头再做调整。”上述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