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者买家电可能都会碰上那么一两回窝心事:在家电卖场交了钱却等不来货,货到了安装跟不上,特别是夏天买空调更是等得心焦。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物流和售后配套没跟上。比拼“抢山头”之后,家电连锁巨头眼下又将战火烧到了后台,开始比拼物流配送效率。3月12日,苏宁电器在无锡新区投资数亿元的家电物流中心全面启用,成为江苏地区家电连锁企业首个自建的大型物流基地。而国美日前也宣布要强化物流、售后等业务,并且要从组织上保障这些业务的快速增长。
信息化基地不用一个搬运工
走进苏宁物流基地4万平米的大型立体式仓库,第一感觉有点像进入宜家的仓库,但是面积更加大,约有1万多个货位,能够存储12万台家电。这与以前记者参观过的家电卖场的仓库完全不一样:所有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大家电都被整齐堆放在了六层的货架上,最高一层距地面有13米高。但是每层货架上都只有两层商品,不像以前的家电仓库为了节省地方尽量把商品往高里堆。但是,不断加高的后果却是一些家电会被压坏。“启用立体仓库后,我们测算了一下,商品残损率在0.15%左右,而一般的仓库残损率在1.5—2%左右。”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残损率降低,除了让厂商减少成本支出外,对消费者来说也免去了换货麻烦。
以前,家电的入库、上架、转仓、拣货、集货等作业都是靠人工。但是记者在苏宁的物流基地却没见到一个搬运工人,所有的家电从入库到出库全部是机械操作。据仓库负责人介绍,比如货物的上下移动用了高位叉车作业、货物的水平移动采用电动托盘车作业、货物的批量装卸采用夹抱车作业等。那么,13米高的货架,叉车怎么才能精准地把货送上去呢?记者在叉车上看到了一个摄像头,操作人员只需用车上的遥控手柄控制,就能通过这个摄像头精确掌握具体传送方位。
同时,信息化管理贯穿了物流作业的全过程。记者在这里看到,周转率快的家电被分到A区,周转慢在的C区。每一排货架都像图书馆一样有编码,同时每一件家电也都有自己的编码。要知道存放位置、库存量,在电脑里一查便可知。而且,家电移位后,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也会自动给家电形成新的编码,取货十分快捷。
家电竞争转移到“大后方”
家电连锁靠“抢山头”竞争的时代正渐行渐远。随着一级市场被瓜分完毕,规模竞争的优势已出现疲软的迹象。以前,家电企业的物流配送都是外包出去的,但是如今,各家开始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供应链效率,包括各地物流基地的建设等。在销售高峰季节里,苏宁电器的“指定2小时送货到家”、五星电器的“准时送货超时赔付”、国美电器的“第二天到货”等等,各家卖场对送货速度的比拼,依靠的正是背后看不见的强大物流之力。
无锡苏宁有关负责人透露,企业自建物流中心,一般都选址大型城市或者省会城市,但此次却选定无锡,并且把无锡基地作为辐射周边城市的“大后方”,而且还是苏南地区行业里最大最先进的物流基地。在全国的10个网上商城配送仓储基地规划中,也把无锡列入其中一个。国美电器也在发力加快物流基地的建设。记者从无锡国美电器了解到,日前国美推出了全新组织架构,其中以物流、IT信息技术、售后等支持体系为服务平台的矩阵式组织机构也已成形,将从组织上保障这些未来业务的快速增长。而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购物网的双品牌布局已经形成,据称物流、服务等集团化的共享效率预计至少提升150%。
业内人士认为,以前家电连锁行业竞争可以说是对物业的竞争,主要在于门店扩张,看谁“抢山头”快。而今后,就是看谁的品牌力强、消费者的忠诚度高以及精细化管理。而物流系统、信息系统等后台的比拼无疑成为家电连锁巨头决胜的关键。
管理和作业成本将大幅下降
其实对于家电连锁经营企业来说,由于自建物流基地投入较大,可能并非一个短期的节流大计,但长久来看却可以降低成本。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直接受益的除了送货更及时外,还有更便宜的价格。
“按目前来看,第三代物流基地建设投入达到数亿元,配送成本可能会比原来有所增加。”苏宁电器有关负责人称,但是自建物流基地,可以使人均作业效率提高3倍,单位面积的存储能力提高2倍,商品周转率提高40%,商品残次率下降10倍,商品差错率几乎为零,管理成本和作业成本将大幅下降。这样的规模效益和供应链的整合,可以进一步加大价格优势。因此加强物流基地的建设,长久来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单店利润。
对于消费者来说,今后到自有物流基地的连锁家电购买家电,价格将更实惠,送货也会更快,解决消费纠纷也能更及时。一位家电业内人士说,家电零售业一直为旺季的储备货源而烦恼,“即便抢到了大额订单,可是到了抢购高峰仍然会面临着供货商紧急从总部调拨,而无法及时应市的尴尬,这样带来的是大量的消费者怨言,甚至是对这个企业的失望,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此时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