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将走过。这一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时,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处于深刻的变动与调整之中。这一年,转变政府职能成为新常态,转变作风成为新常态。这一年,也是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发生重要改变的一年。
中国领导人提及的某个新词,因为包含有重要的政治或政策信息,而后会在更多场合反复出现并逐步被系统化,直至正式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决策依据。
“新常态”就是这样一个词
新常态从“新”到“常”,是一个经济转型转轨的过程,新旧问题并存,新老矛盾交织,需要把握好发展的协同性、平衡点。
对新常态的认识理解深化了,才有可能主动适应新常态,进而有效引领新常态,巩固传统优势,实施创新驱动,确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动力源和制度支撑,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预期目标。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11月9日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2月5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近六成。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
前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
中央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4项具体减费举措,预计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
中央确定重点支持6大领域消费: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