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的电商平台大战,八大金刚招式乏善可陈,不外乎“程咬金三板斧”。一拼价格、二比速度、三踩对手。
可是,我们都明白,价格战、速度战已趋极限,价格都快降到脚后跟了还有降的空间吗?物流已到1小时以内送达还能更快吗?踩对手也只能是偶一用之的小伎俩,惯用必遭冷齿。
关键是,这些是顾客真正关注的吗?显然不是!据最新研究,驱动顾客选择不同平台的“激励因素”是网站信誉、商品质量、支付/配送/顾客资料安全。送货速度和商品价格低只是“保健因素”。所谓保健因素,是指在行业内必须具有的最基本因素,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易模仿、难持久、门槛低,显然不能构成电商平台独特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那么,未来电商平台靠什么赢得持续性竞争优势?
运营O2O2M化
无论阿里、京东、1号店还是顺丰都在积极布局O2O。阿里牵手银泰商业布局O2O, 京东联手便利店进军农村市场,1号店模式是建立社区体验店,顺丰的模式是建立生活服务社区“嘿店”。
但从目前实际运营结果看,大多O2O模式准确地说只是O+O, 线上线下双轨而已,各自为营,难以产生协同和杠杆效应。O2O的本质应该是O融O,融生乘数效应。融之道在移动。练功只打通任脉不行,只打通督脉也不行,最高境界是打通任督二脉,2M就是打通线上线下二脉的“穴”。 阿里提出的国际化、平台化和移动化显然走在各大平台前面。可以预见,移动平台将是阿里未来的又一核心优势。
1号店董事长于刚预测,未来电商平台能容下的也就是3、5家,那么,现有八大金刚中谁能成为未来“春秋五霸”或“三国演义”中的一角,O2O2M将是不可或缺的一张船票。
电商品牌化
从营销理论发展看,现在的电商平台大多还停留在初级的“销售导向和产品导向”阶段, 这解释了为什么促销、硬销售(推送)、商品丰富、品质保证成为竞争的核心手段, 和实体渠道的打法没有本质区别。 在实体渠道一统的时代,位置代表一切,加上信息不对称,这些手段奏效。 但在电商时代,不存在位置和产品丰富性的问题,也很容易比较和发现最低价格,转换零售平台简单得如同转换电视频道,且转换成本为零。 所以,靠价格和产品丰富不足以维持长久优势。
电商必须有品牌化经营意识
电商品牌化意味着,首先得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顾客心目中有一个清晰的差异化的形象,不断地去维护、强化这个形象,促销、网站运营和配送服务都应围绕和有利于强化这个形象。价格低、送货快不是形象,促销更不是形象。
淘宝、天猫成为电商的代名词,是历史形成的无可企及的定位, 京东的“多·快· 好·省”提炼出电商的精髓,不失为不错的定位;苏宁电器的“为您而省”拾人牙慧,1号店的形象摇摆,不知道是“比超市还便宜的网上超市”,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当当最新推出的“当当敢当当”主张,虽然不明白想传达什么,也不明白对顾客的利益所在,但是必须承认,这是跳出价格、物流窠臼,在遵循品牌意识,建立个性化品牌形象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