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管道
建物料隧道 助跨江发展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3-17 浏览数:

  近日,记者下到地下27米的金陵石化穿江隧道长江北岸出口,2根黑色的管线已经全部焊接铺就,身着红色工作服的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

 

  这是金陵石化为了实现江南、江北两个生产区域互通互联,正在建设的含有11根各类管线的过江隧道。

 

  江南江北,隔江相望

 

  3月12日,南京长江北岸防洪堤北侧,一片700亩的土地平展展地“亮”在你的眼前。这是由中国石化和美国亨斯迈共同投资47亿元人民币,设立的金陵亨斯迈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建设工地。

 

  该公司通过引入国际最先进技术,建设年产24万吨环氧丙烷和74.2万吨甲基叔丁基醚的两套装置,对于加快江苏地区高附加值石化产业链的形成,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发展和高品质油品的快速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

 

  2012年1月23日,该公司举行了简短的开工奠基仪式,标志这一项目进入了建设实施阶段。而该项目由金陵石化代表中国石化实施管理,也是金陵石化跨江发展战略的第一步“棋子”。合资企业生产充分依托金陵石化低碳烃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也由金陵石化现有生产区供应。还有,工艺技术路线是生产环氧丙烷并联产甲基叔丁基醚,而甲基叔丁基醚则是提升汽油品质的重要添加剂,正好满足了金陵石化油品质量升级的需要。

 

  但是,江南江北两个区域原料产品如何互供?必须建设多种类、高运力的互供渠道,还有,目前金陵石化与江北的扬子石化、扬巴公司、南化公司的互供料也需联通,甚至还有将来金陵石化在江北区域的扩展,都需要建设一系列的物料管线,实现长江两岸的生产相连、产品互通。

 

  管线串联,南北通畅

 

  3月13日,记者在金陵石化项目处副主任师富瑶的办公室,看到了关于江南江北物料互供的三种方案。当时,建设管线隧道满足江南江北资源优化利用的方案,得到了金陵石化领导以及大多数专家的认可。

 

  这条连接长江南北两岸的管道工程,内建10条物料管道及1条通讯光缆,建成后将完全满足金陵石化江南生产区域与江北新区、扬子石化及江北化工园企业物料互供的需要,凸显金陵石化在南京地区炼化企业资源优化中的重要地位,也成为金陵石化跨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项目分别采用定向钻穿越和盾构隧道穿越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项目投资2.68亿元,工程主体分为定向钻穿越、江北盾构始发竖井、江南盾构接收竖井、盾构隧道以及隧道内管道安装。经招标,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成为盾构隧道标段EPC的总承包方。

 

  金陵石化发展项目处很快完成了项目前期规划及报建手续,2012年11月4日,简单的开工仪式之后,施工单位开始了盾构始发竖井的建设。2013年3月5日,项目获得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行政许可,“三同时”报批工作也及时跟进并获得批准。

 

  2013年12月22日上午9:18,随着掘进机在金陵石化长江南岸深达27米的接收竖井内破土而出,标志着全长2000米、在长江水面以下30至65米、直径3.08米的物料管道长江盾构隧道全程顺利贯通,金陵石化跨江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建隧有“道”,跨江无虞

 

  3月11日,长江北岸防洪大堤下面,树立着高大的桥架,四排整齐板房的东侧,堆放着一堆堆管材。这是承建隧道的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分公司的施工驻地,也是长江隧道江北始发井口,物料管道正在紧张施工。

 

  穿江隧道深度65米,水压6.5Pa,管道铺设11根,是目前长江上最深的、水压最大的、管道数最多的隧道。隧道长度2000米,内径3.08米,隧道内分三层铺设直径大小不一的11根管道,完工后隧道内充水运营。

 

  作为管道特种专业化团队,四公司11年来完成了六穿长江、两穿珠江的壮举,并成功穿越松花江、钱塘江等多条大江大河,先后刷新、创造中国纪录23项,在业内树立起了“中国石油第一盾”的品牌。但是,2013年4月26日盾构始发以来,隧道施工遇到了太多的技术难题和施工困难。

 

  刚刚迈开第一步,建设始发井就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地下水压高达3.4bar,且地层松散易形成涌水涌砂,35米深的高水压环境下能否始发?技术人员实施了井点降水、管道保护和研制始发钢套筒密封装置三项措施,越过了“拦路虎”。

 

  进入江面以下,高水压成为此次穿越的最大挑战。地层为粉砂岩,江底最大水压达6.5bar,国内盾构施工从没这么最高水压;盾构机能承受的最高水压为5bar,而且需人工换刀,而人能承受的最高水压为3bar。为此,四公司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究,形成了盾构机适应性改造方案,确保了盾构畅通无阻。

 

  江南接收竖井建设也遇到了难题,地下岩石强度达到72Mpa,而竖井处于金陵石化生产区,距最近建筑物仅5米,不能采用火工爆破。四公司只能采用机械下挖和加大人工的费时费力方式施工。

 

  隧道打通后,马上就是管道安装,但是需在直径3.08m的隧道内铺设直径168mm—457mm的管道11根,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施工空间小、管道数量多、工作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四公司精确核算工序时间,革新施工机具,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地面试验、模拟推演,解决了施工难题,确保了后续工序展开。

 

  四公司项目部廖书记告诉记者:“针对施工问题,我们巧妙地将课题研究与项目推进结合在一起,实施了《5-6.5bar水压松散地层中盾构穿江技术研究》、《盾构项目管理标准化研究》和《管道盾构现场动态信息采集系统 》等科研课题;同时鼓励员工技术革新,实施了17项小改小革,解决了实际问题,实现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分享到:
上一篇:武广成品油管道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 下一篇:新疆油田储气库老井封井成功率100%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