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5月30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规划》明确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目前下游需求的旺盛也将推动装备制造业类企业加速成长。这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机械化的趋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无论是纺织机械设备还是煤炭等矿产开采设备,都将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需求旺盛周期。二是我国大规模的政府或央企的投资。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大高铁、海洋石油、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特高压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这就意味着随着政府以及大型央企投资力度的加大,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旺盛的需求,尤其是海洋石油等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石勇认为,缺乏自主设计能力、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是制约我国成为装备制造强国的瓶颈。
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许多机械基础件的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如产业竞争力已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需要的优质铸锻件的绝大部分、占核电设备投资额四分之一的泵阀等仍主要依靠进口,此外,高档数控系统的绝大部分也依靠进口,国产装备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在业内人士看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致力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继而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不仅仅是高端装备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贯穿整个高端装备领域的主线,是高端装备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主要内容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相关专家表示,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可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带动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领域,要针对节能环保、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智能化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材料、力学性能等精密仪器仪表和科学仪器。在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领域,要重点发展高参数、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轴承、齿轮传动装置及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