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以先进制造业为载体 打造四川经济新的增长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08-27 浏览数: 标签: 先进,制造业,打造,四川,经济,增长极

8月27日消息,去年以来,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四川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以成都大都市为核心的“再造一个新成都”战略——天府新区。可以说,天府新区的发展思路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对于四川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伴随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天府新区的具体建设和运营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天府新区与传统的开发区有什么区别?天府新区如何在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天府新区如何平衡成都与其他市州的利益关系,如何缩小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差距?天府新区如何才能引进全球先进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业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

发展目标:成为四川经济新的增长极

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解决劳动力就业,繁荣科技和文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虽然我国已经从2010年就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达19.8%,首次超过美国的19.4%)。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制造业的基础和实力相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过,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目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个别领域如航天、高铁、港口机械等产业已经处于与欧美同等水平。

由于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配套能力欠缺,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以四川为例,目前四川省还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还没有一家企业处于全球行业的前十名。由此可以看出,制造业还是四川经济的短板。

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天府新区就有了很多必要性。老城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城市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四川需要产业再造,成都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如何将产业再造与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结合起来,无疑是一个新的命题。

因此,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两座特大中心城市的资源禀赋,立足成都,将优势资源集中整合,再造一座新成都,发挥天府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四川经济再发展的最佳选择。

天府新区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我们不是要建设人口新城,而是产业新城,以产业为突破口,实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模式。再造一座新成都,目标就是要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发展定位:打造为先进制造业新区

天府新区作为产业新区,首先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其次是发展高端服务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非常明确:制造业是主体,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服务和配套的产业。

制造业发展到今天,从概念和内涵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制造业已经向产业的前后端延伸,形成了全产业链的态势。过去,传统制造业仅仅涵盖生产和加工环节,如今制造业的前端涉及到策划、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领域,后端已经延伸到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领域。

10多年前,我们一直提倡“苏州模式”,核心就是苏州工业园成功吸引了20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园区。但是最近几年,很多专家对“苏州模式”批评不断。所谓的“苏州模式”,其实质就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苏州的生产车间,对当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这些外资企业的工厂对产品的升级换代和研发并没有决策权,报告发回总部,需要漫长的论证分析、层层报批审核等程序,往往报告审批下来,市场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现在沿海地区引进世界五百强等跨国公司,并不是仅仅要求他们建设生产工厂,而是要求他们将研发总部、运营总部搬过来,其实质是深化同跨国公司的关系,使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能够最先在当地转化,将产业链拉长。

已经过时的“苏州模式”告诫我们:不能把五百强企业的生产工厂当作“香饽饽”,在引进外资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以及该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引领和带动。

天府新区作为产业新区,一定要引进全球有示范性的先进制造业,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制造业,这样才具有对四川全省产业的引领和示范效用。所谓先进制造业也是相对而言的,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不可能引进到国内,也是用钱买不来的。欧美至今还对我们采取高技术出口限制,所以我们引进的产业也是相对高端的产业,最终还需要我们民族企业的消化-吸收-创新-再创新。

如果天府新区引进和培育的都是一般性的传统产业,或大量的传统中小制造业,那么天府新区未来的发展后劲就将大打折扣。而且,这样的产业与其他市州形成同质化竞争,也将损害其他市州的利益,容易造成市州产业的“空心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制造业都是落后产业,判断的基础和标准,要看这类产业对环境和资源是否构成一定程度的依赖,以及这类企业的成长空间和附加值究竟有多大。

世界五百强等跨国公司投资的产业一般都被看作高端产业,这种认识大体上是正确的。因为,世界五百强等著名跨国公司大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们一般都能够确保销售收入的3%~5%以上的研发经费,并且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

分享到:
上一篇:河北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1% 下一篇:1-7月四川遂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