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中国造船业“隐忧”变“明忧”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2-08-31 浏览数: 标签: 中国|造船业

对于几乎全部的中国船舶企业而言,2012年注定都是艰难的一年。虽然早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威力”初步显现时,造船行业就已经做好了在3年后迎来最艰难时刻的心理准备,可当2012年真的来临时,这个行业似乎仍然感受到了难以承受之重。

虽然船舶工业的低谷是全球性的,可是中国船舶工业的形势却又似乎格外严峻。产能过剩、融资不畅,更重要的是中国船舶工业虽贵为世界第一,但在高端船舶研发和制造方面、在利润空间更加客观的海工装备制造方面,与世界造船强国日本和韩国还有较大差距。

逆境中发力,这是中国船舶工业的必须选择,也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事实上,它们已经在做。

迎来艰难时世

“一般来说,造船企业从承接订单到最终交付需要大约2年至3年的时间,目前造船企业手中的订单多为2010年或者2011年交付。所以,随着前几年承接的订单陆续完工交付以及新船订单需求不足,船舶工业最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三年前,原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梁志勇就向记者表明了他的判断。三年后,中国船舶工业的艰难时世如约而至。

谈及订单,尤其是新承接订单数量,几乎所有的造船厂都讳莫如深。

“现在行业内全国的形势都很惨淡,我们谈起来也很为难,说得太好或者太不好,都不合适。”一家大型国有造船企业负责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如此表示。

实际上,该企业在行业内已经算情形较好的一类,但企业内部的纠结心态依然非常明显。而记者从另一知情人士那里获悉,该企业2012年新承接订单数量依然为“0”。

8月10日,扬子江船业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净利润跌8.9%至8.781亿元,低于去年的9.639亿元,营收较去年的35亿元增加13%,至39亿元。与此同时,撤单情形严重,该公司表示,因客户没有付款,第二财季取消了8份造船合同。

中船重工旗下的船舶制造企业中国重工的业绩同样惨淡。其一季报与惨淡的2011年年报相比,业绩呈现加速下滑的态势。

一季报显示,中国重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24亿元,同比减少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9亿元,同比下降27.3%。

中船集团旗下的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62.38亿元,同比下降7.8%,环比下降2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62.7%,环比下降36.6%。公司季度净利润加速下滑,且创三年新低。

事实上,以上几家企业,已经算是行业内极具实力的“大鳄级选手”。如果看全国船舶工业的总体形势,则更加严峻。

7月27日,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发布《2012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3220万载重吨,仅同比增长4.2%。承接新船订单10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3%。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58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7%,比2011年底下降16%。

与此同时,船舶出口同比下降。1~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承接出口船订单79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3%;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72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30.8%。

分享到:
上一篇:中期利润集体“跳水” 为国内制造业敲响警钟 下一篇:重卡库存逾20万辆 企业减产“过冬”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