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制造业西迁背后:西部人力成本真的低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2-09-25 浏览数: 标签: 制造业,西迁,人力,成本

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由于中西部的成本优势,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将不可避免地转向中西部。

《商业评论》杂志最近刊登了一篇实证性的调研报告,题目是“西部人力成本真的低吗”,可能会矫正我们的看法。该报告比较了总部设在上海的一家家电企业和2010年它在西南地区某中心城市建立的新生产基地之间的人力成本。西迁之前,该企业发现雇用一个技术工人,西南企业比上海企业每月少支付800多元社保费用和薪酬成本,显性人力成本比上海低21.3%,决定在西南建厂,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务逐步移过去。

两年后,这项战略性搬迁停止了。原因是,西南基地虽然显性人力成本较低,但单位产值的人力成本并不低。

第一,同样一条流水线,上海工厂只要7个人,西南基地要9个人,当地工人以前多是农民,没有在现代规范的、高速运转的工厂工作过,节奏没有上海快。

第二,西南基地工人的出勤比例没有上海高。当地员工在“应该去工作”和“应该参加亲友活动”的选择上常常选择后者,会在上班时间请假参加亲友活动。当地的晚婚假期也比上海多13天。

第三,当地员工因生存压力较小(失业后可立即回家,家中生活成本低),所以对工作的依赖程度低于东部,对在岗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没有东部高,服从工厂严格管理的忍受力也比东部低,致使员工培训的效果不够好。而在东部,由于很多工人是背井离乡,依赖打工,重视打工,认真打工,所以注重在岗培训,提高技能。

这几方面的影响,使西南基地的隐性人力成本比上海高29.1%,所以企业停止了搬迁。

这也许只是个案,但其含义是丰富的。沿海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沿海地区比较成熟的工业文化、效率与管理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显性人力成本的劣势。西部人力丰富,但如果不能完成从农业属性到工业需求的转型,可能会“浪费”掉自己的成本优势。那么,产业的“回流”也是可能的。更何况中西部的人力成本优势只是相对的,和东南亚比起来并无优势。

分享到:
上一篇:世界船舶制造市场供需有望2020年前重归平衡 下一篇:重庆加快形成纺织产业集群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