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7日,剔除金融服务类公司和缺乏可比数据的公司后,1697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存货值合计为2.3万亿元,与二季度末相比变化不大。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考察上市公司库存水平除了看存货绝对值的变化,还要看相对变化,增速的放缓也可以理解为去库存。数据显示,1697家公司存货值三季度同比增长15.39%,增速与上半年的18.5%相比有所放缓。
从存货周转率指标则可以更明显地看出,上市公司库存水平在下降。在具有可比数据的1697家公司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在加快,存货周转天数在下降。
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虽然房地产销量经历过一段时间回暖,但由于库存较大,房地产投资数据并没有大幅上升,对中上游产业需求拉动有限。因此,三季度中上游产业经历了一波去库存。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中游,处于率先步入去库存的序列,而消费行业的库存周期滞后约半年。如果单独看制造业的库存水平变化,去库存的进展在三季度其实十分剧烈,甚至其库存水平有可能在三季度已经见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7日,制造业板块已经有1109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具有可比数据的1103家公司三季报存货值合计为74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33%,远低于三季度1697家公司存货总额占其营业总收入逾40%的比重。
去库存的同时,相关公司的业绩出现恶化,而没有遭遇去库存影响的医药、白酒等消费品行业的业绩仍在稳定增长。
以白酒行业为例,已经公布三季报的8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1.65亿元,同比增长46%;合计实现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62.86%。行业龙头贵州茅台三季报显示,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9.31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增长58.62%。其中,7-9月净利润为34.24亿元,同比增长106.05%。贵州茅台表示,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销量增加以及产品调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