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信息化和个性化将重塑中国制造业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12 浏览数: 标签: 信息化,个性化,制造业

过去,中国制造凭借低成本优势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现在全球制造业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按需定制、个性定制。在这个“新赛道”上,中国制造业将何去何从?12月8日,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多位企业家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意大利游艇奢侈品牌法拉帝集团董事总经理罗向东的建议是,中国制造要在全球市场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应该将制造能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独特的设计三者相融合。

“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技术营销和文化营销。文化营销反映其产品诉求,技术营销展示产品品质。”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明认为。

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军则表示,互联网今后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样制造业也会被颠覆。“尤其是今后移动互联高速发展以后,零售业的渠道会被挤压,这个过程当中,制造业怎么面对?现在有很多网络公司都已经在做定制式的一些产品,人们可能会优先购买。”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中国制造、全球制造的一个方向,而且制造业还将是整个经济的一个支柱。“美国现在2/3经济还是制造业,以后中国制造业只会越强,但是需要一个转型,信息化就是其中的关键。”他特别指出,很多个性化的定制并不会增加成本,还可能会变得更加便宜。个性化和大规模化并不是矛盾的,因为所改变的就是软件里面几行代码而已,或者设计里面的一个很小的改变。

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浩也表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精细化、可视化的管理,对整个供应链,从采购,到生产,到配送,整个物流供应链的环节都可以得到优化。

关于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张亚勤认为中国制造最大的优势还是不断扩张的内需市场加上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不过,他同时指出,“中国制造的商业成本其实现在很高,比如我们的电费平均是美国的3到4倍,通信的带宽差10倍左右。降低基础设施成本方面国家可以做很多事儿,让中国的制造业变得越来越富有竞争力。”

“问题的重点并不是将中国企业迁移到世界上哪一个地方,现在降低成本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在我看来市场更重要。所以,我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建议就是打开全球市场,提高自己在全球的竞争力。”罗向东说。

分享到:
上一篇:制造业复苏 宝钢连续两个月上调钢价 下一篇:宁波:11月制造业产品订货环比稳中有升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