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线回迁,并不代表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丧失,其实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其中,管理水准的提高可助‘中国制造’更上一层楼。”针对中国发展红利的问题,世华智业投资集团董事长姜岚昕如是说。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高调宣称明年斥资1亿美元在美国生产Mac机,引发媒体关注,甚至被解读为美国制造业“回乡”,关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话题被讨论。
作为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的知名讲师,“总裁执行风暴”设计者,姜岚昕认为苹果此举被过分放大,苹果“回乡”带有实验性和安抚价值。
“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逝,是近年来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苹果此举所涉及的投资金额比较小,我想带是苹果公司在制造自动化方面进行的创新,如果照搬中国制造的流程和方式,苹果‘回乡绝没有毕业’同时也是给美国社会一个交代,就是苹果公司在为降低美国的失业率而努力。”姜岚昕分析,除非制造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否则当下这种“外包”模式和产业分工是不可避免的。
制造业的竞争力集中在成本上,其中工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对制造型企业的持续形成压力.
对此,姜岚昕表示,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管理改革,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比如物流、通关、能源等;另一方面企业要持续通过管理提高效益。“要在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员工忠诚度管理等方面持续提升,把生产效益体现在成本节约、产品质量、出货时间等方面,尤其是在产品更新最快的电子产品等领域,向管理要效益是必然趋势。”姜岚昕对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