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特派专员、秘书长助理徐胜,协会宣传部主任、北京亿商道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运营顾问陈青以及现代物流报社等有关成员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河北邢台、邯郸等地调查钢铁物流行业经营状况,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模式对钢铁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的带动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钢铁物流园,作为钢铁物流重要的基础承载设施之一,如何实现向高标准的现代化飞跃,成为目前国内钢铁物流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据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调查显示,近年来,作为全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钢铁物流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现有的大部分钢铁物流园区,发展相对滞后,规模小,设施落后,理念保守。“与钢铁第一生产大省的地位极不匹配。”
2012年6月份,在河北唐山举行的一次钢铁物流论坛上,省内某领导如此形容河北钢铁物流企业现状:“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
目前,河北省已拥有120多家钢铁物流园区(钢材市场),但许多钢铁物流园区(市场)仍然依靠传统的仓储、加工、配货运输的经营模式获得利润。尤其是今年以来,伴随着钢材市场需求不旺、价格持续低迷以及贸易商存货量锐减的局面,不少钢铁物流园区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钢铁仓储物流业面临转型、重组的挑战和考验。
然而,就在2013年元旦前后,仓储物流业利好信息频频出现,引起钢铁仓储物流业经营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2013年是我国钢铁仓储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重要一年。
近日,商务部发出《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仓储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有关部门随后陆续出台一系列发展仓储业、加快推进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对此,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燕春柳认为,国内物流园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刻,是否具备高标准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软实力”,将成为一座物流园区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