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压缩机制造企业,以创新为主线,多年来坚持了“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化”的产品发展主题和发展方向。其空气系统节能设备制造只不过是其庞大经营体系中的一环,设备运维管理、设备用能管理的节能服务更为它赢得了诸多客户的交口称赞。
自2000年1月成立以来,上海施耐德日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耐德日盛”)在董事长杨春钱的带领下走过了整整13个年头。他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笑言,当初是“带着财富来到上海”的:“施耐德日盛从没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企业经营者在成长道路上只要耐得住寂寞,那么在倾力付出后所获得的回报和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
凭着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对市场的准确切入,杨春钱前瞻性地结合了资本运营战略和品牌推广战略,引进外企核心技术后进行技术创新,保证了企业高速成长,并在国内空压机行业率先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
据悉,施耐德日盛截至2012年底,已具备年产1500余台产品的生产能力,预计公司规模在“十二五”末将达到5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转型升级,有将近一半的收益来自于物联网托管服务,园区规划产值为10亿元。目前,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轻工、纺织、食品、石油、化工、冶金、矿山、铁路、电力、城建、医学研究和国防科研等各行业中。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循环经济是我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施耐德日盛适时研发出了新一代适合中国国情的空压机热回收系统,也在同行业中率先对新上系列项目合同能源管理、物联网托管服务等项目进行推广。这不仅仅是节能科技创新史上的一个突破,更是对压缩机节能理念的全新诠释。
产品优势差异化:
永磁高效空压机填补行业空白
杨春钱表示,近几年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和支持力度着实不小,不仅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能级并促进产业升级,也支持企业兴办新型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
杨春钱告诉记者,他本人从事空气压缩机行业20多年,一直专注于对空压机的设计研发。在国家还没出台关于节能、环保、低碳概念的时候,他从2007年起就着手如何节能降耗的战略规划,并且成立了余热回收、余压利用、气体再利用、物联网远程监控服务、稀土永磁空压机等多个企业内部专业研发小组。
为了更好地对热能进行循环利用,施耐德日盛开发的热能回收技术主要应用于回收供暖和空压机动力源(600405,股吧)两方面。实现变频启动技术方案后,通过变频技术的应用,产品工艺得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能耗,为客户降低了生产及生活成本。
记者了解到,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施耐德日盛采用的“稀土永磁电机驱动的高效节能空压机组”一项获得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0万元。其生产的超小型1立方以下机器填补了同行业微型机器的空白,超100立方机器填补了国际空白,由于产品的优异品质和性能还被2010年世博会石油馆选用为指定供应商。
漏油、噪音、震动等是普通空压机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而施耐德日盛生产的永磁高效空压机采用了无轴承的永磁电机后,使产品效率提高了50%以上,同时降低了故障率,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产品能效因此再次提升30%,增加了其可靠性与稳定性。
商业模式:
生产制造与托管服务一体化
谈到未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策略,杨春钱向记者总结了五个“坚持”:坚持走科研、开发、销售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坚持走国际化的经营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竞争的需求,建立和健全内部运营机制;坚持利用外资工艺技术和设备研发核心技术产品;坚持推进技术中心产学研机制向纵深发展。
对应这五个“坚持”,杨春钱进一步解释道,通过与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品牌为中心,横向联合,走上规模经济之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同时向国际化企业迈进;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管理,使其成为企业发展主旋律;确立“打造一流民营空压机制造企业”为目标,逐步形成以空压机产品为主体、辐射上下游产品的加工制造,并建立以售后服务为盈利目标的战略规划,为了能及时为客户售后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施耐德日盛在全国各省市均设立了多个办事处;与湖北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多院校合作体系,强化技术团队建设,每年拿出利润的10%作为研发专项经费。
施耐德日盛的一大特色是合同能源管理:为客户提供整体托管服务,整合水力系统、电力系统、热力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进行专业化的设备维护保养、节能改造、能效评估与监测、节能投资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综合服务业务。
对于施耐德日盛的全国性网络布局,杨春钱早已心中有数:一个中心(总部),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三级经销网络(办事处、代理商、经销商);营销通路建设和售后服务网点设置到每个县级城市,做到“就近管理、跟踪服务、全程监管”。他的目标是,在2015年使公司的技术输出收益和服务性收益超过制造及设备销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