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制造业年会暨沧州渤海新区制造业推介会在盛泰国际酒店拉开大幕。这是继去年9月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之后,渤海新区再次承办这一盛会,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年会第一次连续两届在同一地方举行。这充分说明渤海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中国业界关注的焦点,“高端制造”已然成为渤海新区对外开放最亮名片。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出席年会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郭华,河北省政协办公厅巡视员李占良,及沧州市和渤海新区领导王大虎、李继中、丁绣峰、刘立著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的100多名企业家参加年会。18位企业家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
据了解,中国制造业年会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是国内制造业领域久负盛名的重大活动,吸引着政、商各界知名人士的目光,往往能够成为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此次在渤海新区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制造业论坛主题为“新一轮制造业复苏与增长”。
张梅颖说,本次年会在渤海新区举行,很有意义。一是北京城市功能正在进行优化,京津冀都市圈产业正在重新分工布局,渤海新区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二是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给制造业企业带来新的挑战,新一轮制造业复苏与增长面临新的选择,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张梅颖说,渤海新区要抓住机遇,成为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于河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北京城市功能过于集聚,北京的产业功能区必须外溢。这次北京城市功能区的重大调整,首先是将生产制造企业搬出北京,将大多数企业总部搬出北京。京津冀三地要利用此次机遇,精准定位,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共同构建京津冀科学发展的特大都市圈。渤海新区地处京津冀都市圈,有临海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具有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北汽集团等一大批北京制造业企业已经落户渤海新区。渤海新区要抓住机遇,充分展现自我,进一步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
张梅颖说,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制造业智能化不仅减少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推进绿色工业发展,能够减少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要努力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智能化、数字化更为紧密结合,坚持技术与市场并重,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另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企业要善于思考,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好如何转型、如何聚集人才练好内功、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打造创新型企业。
张梅颖最后说,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制造业发展要牢牢把握两个制胜因素,即质量是生命和创新是灵魂,以质量促创新,以创新保质量,一板一眼潜心培育核心竞争力。希望大家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年会这一平台,加强对话和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推进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祝愿渤海新区抓住机遇,早日建成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高地。
沧州市市长王大虎致欢迎词。他说,渤海新区是沧州经济发展的龙头,经过近几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临港产业迅速壮大,工业结构日趋完善,已经具备了突出的产业竞争能力和承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强大吸引力,先后引进了中海油、中国化工、中国一重、中钢、中铁、达力普等一批先进制造企业,特别是随着北汽40万辆整车项目的竣工投产,带动了一批产业延伸配套项目落户新区,正在成为集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出口、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千亿级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先进制造业将向资源要素集中、发展成本低、投资环境优的地区转移。黄骅港功能日益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以及渤海新区丰富的未利用地资源、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充裕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黄金宝地。希望各位企业家关注沧州发展,投资渤海新区,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绣峰作主题推介。他说,渤海新区成立以来,紧抓河北沿海开发上升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开发建设。特别是乘借去年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在新区召开的东风,深入实施港产城互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港、一城、三组团、九园区”发展格局,继续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环渤海加速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特别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打造渤海新区这个增长极上的“皇冠”,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渤海新区已经迎来加速发展、跨越崛起的黄金机遇期,建设河北南部特钢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环渤海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步伐日益加快,向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靠拢、打造世界级产业中心的优势更加凸显、活力更加迸放。
丁绣峰介绍,渤海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承接京津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战略优势非常突出,是近年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优势要素资源外溢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渤海新区进一步承担起了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产业支撑基地的重任,被确定为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渤海新区坐拥环渤海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大港,综合交通发达,具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越条件。黄骅港去年吞吐量增速跃居全国主要港口首位,成为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以港口为龙头,渤海新区域内多条国道、高速、铁路密集交汇,构建起了与京津、周边省份和中西部地区快速通达的“大通道”,物流成本低廉,成为了我国北方海公铁综合交通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渤海新区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正在成长为国家级新型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立足丰富鲜明的土地资源优势,按照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新区重点建设了“九大功能园区”,已聚集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其中,冶金装备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29%以上,涉及冶金装备、汽车制造、通用专用设备制造、铁路设备制造等众多领域。渤海新区是国家和河北省沿海开发战略的叠加地,极具发展活力,投资回报丰厚。新区严格落实“一切围绕加快发展、一切围绕项目建设、一切围绕投资者需求”的服务标准,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环境品牌,确保让每个来新区的投资者都能满意落户、踏实投资、舒心创业。
开幕式结束后,围绕本届年会主题,李毅中、辜胜阻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谭卫东,美国铝业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亚洲制造业协会副会长陈锦亚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年会还设置了“低空开放与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四场专题演讲,来自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精功集团有限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普天新能源有限公司、伊春思克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企业家或专家学者先后登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年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到黄骅新城、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欧亚管业有限公司、河北中重冷轧材料有限公司、黄骅港综合港区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