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时代被称为速度经济时代。而毗邻江北国际机场和保税港空港功能区的区位优势,让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
据悉,所谓“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应,促使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
“我们正在致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临空制造业。”昨天,空港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在渝北地区,汽车产业“一枝独秀”。而在空港工业园区进驻的200多家企业中,汽摩类项目也有上百个,形成了轿车、客车、摩托车“三车”研发制造基地,“三车”年产能分别达到40万辆、1万辆和200万辆,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动力客车和全国最大的全地形摩托车研发与制造基地,目前正在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制造基地。
不过,除了汽车产业,另外三大产业集群也已浮出水面。空港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以全球两大通机制造商美国科勒和日本本田为龙头的动力装备制造业已经成形,通机年产能达800万台,其中九成的产品都出口欧美。而电气设备制造业则以鸽牌电线为代表,成为了西部最大的铜型材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电线、特种电缆和电瓷产品加工基地。物流业则以台湾长荣、长安民生等为代表,建成投运后的年物资周转量已超300亿元。
该负责人还表示,截至目前,空港工业园区新建的标准厂房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90万平方米厂房已被租用一空,续建的30万平方米以及改建新增的50万平方米厂房正在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