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大数据时代到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6-17 浏览数: 标签: 大数据时代 机遇 挑战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大家看一本书,叫《大数据》,是中国人写的,他的名字叫涂子沛。书的封面写有三行字,一行写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另一行写着:“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第三行写着:“叫醒中国,超越中国模式——大数据将是下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石油和金矿。”

 

  在2012年7月《大数据》出版以前,英国经济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出版了《大数据时代》,该书畅销全球。

 

  最早提出“大数据”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该公司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与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其实,“大数据”早已存在,但由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凸现出来。

 

  据统计,互联网一天的数据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表明,2011年全球的数据量高达1.82ZB(1ZB=10万亿亿字节电脑单位)。IBM研究表明,人类文明所获得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到2020年,数据量将是今天的44倍。

 

  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他认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的交流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大数据成了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由于大数据的巨大影响力,对数据的采集和整合能力,对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精确、快速反映能力与行动能力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联合国2012年发布了大数据政务白皮书,美国投入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认定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是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下一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对于企业来说,海量电子数据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增长的基础”。IBM认为“数据将成为一个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

 

  涂子沛写的《大数据》,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特别是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所进行的以大数据为核心进行的一系列创新,给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一系列挑战与变革。对照中国的现实,差距在哪里,要补什么,路该如何选择。读了给人以无比巨大的压力,又给人以无比巨大的动力。涂子沛引用了胡适与董仁宇两位名人的话,胡适讲,中国人习惯于做“差不多先生”,凡事马马虎虎,不求精确,董仁宇认为,中国不懂得用数字来管理国家。从总体讲,这一观点我非常同意,但其实中国的文明史也是一个精确的数据史,但拥有数据不一定会用数据,不一定成为财富。我们常讲,中国人不认识中国,就是缺“大数据”这一软实力。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常是数据不是真实的,数据的采集不是全面的,数据的分析不是科学的,数据的预测是有水分的,决策很大程度是拍脑袋的,所以不能不出问题。毛泽东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要讲,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干部要学会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以数据服人。

分享到:
上一篇:全球物流关注中国市场 十年资源共享成就亚洲翘楚 下一篇:快递、电商两大行业积极探索加强合作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