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双11”如何避免被消费者吐槽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5-11-04 浏览数: 标签: 价格战 双11 四川物流

  再过一个星期,“双11”即将迈入“七年之痒”,而“先涨价后打折”的痼疾也伴随了这个人造互联网节日七年之久。

 

  经得起赞美,也要受得住诋毁。正是因为“双11”的火爆,也使它招致了诸多批评。常言道,买的没有卖的精,有交易的地方就有这条真理在闪光。“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年年都喊打,每年都不少。传统商场搞促销,也不是没玩过同样的把戏,把闻风而来的消费者唬得一愣一愣的。现在进入电商时代,在“双11”的促销大战里也难免泥沙俱下,萝卜快了,总有人不洗泥。

 

  当然,对于此类商家惩处措施较轻,造成商家因违法成本低而打擦边球,电商平台自然难辞其咎。但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随着电商平台竞争激烈,商家的营销成本也在水涨船高。

 

  央视曾经有一句公益广告,几乎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根深蒂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对于商家而言,站上“双11”这个传播平台,本身就是品牌实力的象征,有电商平台的背书对于品牌传播具有更大的价值。与央视春晚的广告相比,“双11”绝对算是低成本的精准广告传播平台,只要商家的销售额挤上行业前10位,所带来的品牌曝光度丝毫不亚于央视春晚的黄金广告位。如果销售额能过亿,传播价值会更大。

 

  为此,多少商家前赴后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双11”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勾起他们的消费欲望,就是因为打出了大幅打折的招牌。面对“双11”平台上百万级别的卖家,要想产品有更大的竞争力,有些商家就选择了在价格上打起了主意,出现乱定价抬高价格再打折等违背商品本来价值的问题。但事实上,很多商家缺乏新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的同质化严重,而且往往是一件商品低价总会有另外一家更低价的同质产品出现。上了“全场5折”这条船,却难以为继,价格造假便成了没有退路的退路。

 

  “双11”的本质就是一场价格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诱人的价格是刺激消费最主要的杠杆工具。价格战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挤掉市场水分,使消费者直接得益,也可以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淘汰一批劣质商品和短视商家。但打价格战也要有底线,一条是道德底线,一条是法律底线,既不可欺骗消费者的感情,也不能侮辱消费者的智商。商家可以拼价格底线,但切忌造假出阴招。否则不仅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要让“双11”这场互联网价格战蒙羞。相较之下,一个什么样的“双11”比“双11”本身应该更重要。“双11”该怎样完成一场自我变革,才能避免被消费者吐槽、抛弃的命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别让强撑造假的折扣,蹉跎了消费者。

分享到:
上一篇:跨境电商试点范围有望扩大 下一篇:跨境电商力推“双11”全球化 海淘成亮点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