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处智能社区联防构建完整体系
业内提出的平安社区、智慧社区与成都华迈提出的智能社区联防有相似和交叉的地方,但不能完全划等。因为他们各自关注的点不一样。
平安社区主要体现人类最底层的安全需求,更多关注的是公众区域的视频监控,如社区道路、小区环境等,无法覆盖至家庭。智慧社区强调的是单点的解决方案,更多针对小区内部的智能管理,比如在家里安置紧急呼叫设备,一触碰按键,社区物管就收到报警信息等。
而智能社区联防某种意义上与平安城市属同一高度。关注重点是联防、联动,也就是说提供视频监控、报警等一整套系统的问题,并可整合第三方如平安社区、智慧社区,将家庭、物管、社区管理、政府各职能部门(如公共治安、卫生、环境等)各相关环节打通和衔接,最终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
智能社区联防层级衔接紧密模式灵活投入小
智能社区联防系统分为四个层级:第一级以家庭商铺为使用主体。通过安装华迈千里眼网络摄像机,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看、说、防、管”功能,随时随地掌握家里或商铺情况,并与小区物管授权连接,如有警情,可第一时间传达给物管,及时处理。
第二级以物管、开发商为主体。通过在小区监控中心安装报警服务平台,为小区提供数字化监控,为开发商和物管提供多个小区的实时监控联网,为业主授权后的报警信息及时出警。
第三级以社区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社区业务部门安装电脑监控端,为社区街道办事处业务部门提供所辖社区的小区环境、社区街道等实时视频监控,协助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发挥职能。
第四级以政府各级职能部门为主体。为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如城管、综治、公安、环卫等提供实时视频监控,帮助服务和执法。
智能社区联防体系正是打通以上四个层级,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的智能监控管理体系,我们称之为“华迈千里眼智能社区联防云管理系统”。
不仅如此,智能社区联防在商业模式的运作上十分灵活。不像平安城市,必须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这意味着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而智能社区联防可以由第三方来运营,例如运营商、开发商等来完成小区视频监控部分的建设。政府管理部门只需要一个综合视频监管系统,对社区各独立元素进行有机整合,把原来单独的系统和业务应用进行统一的云管理,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视频监控体系。
市场井喷点智能社区联防落地不再遥远
目前,中国普通家庭大多属于双职工家庭,白天通常不在家,对家中老人小孩的安全不放心。而传统的联网报警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开发商、物管需要有差异化服务与管理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宏观上讲,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有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个至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智能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市场前景如此广阔。为什么大家还在做单点的平安社区、智慧社区呢。
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设成本的问题,前面提到智能社区在商业模式运作上十分灵活,但是具体应该如何运作,如:政府、开发商、运营商、物管、家庭如何投入的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第二,虽然行业技术及方案都比较成熟,但是各厂商良莠不齐,并在报警与视频监控等方面无法兼备。而智能社区联防是以视频监控为核心,报警及其他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系统,如果各技术环节没打通,该系统就无法落地实施。第三,网络传输如带宽、开放协议等的制约;第四,设备操作的方便性与人性化也是对系统普及的一种制约。最后,在互联网上,安全的核心代名词就是隐私,隐私泄露就是恐慌的来源。因此,隐私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即便智能社区联防存在以上制约,但成都华迈还是坚信智能社区联防一定是行业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且现在已经到了井喷临界点。华迈千里眼也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挑战。
目前,华迈千里眼智能社区联防云管理系统已经在南京等地试点推广,初步反馈的效果不错。预计未来一两年,智能社区联防通过更多试点和试运营,相信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让智慧城市的建设落实进程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