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物联网应用产业发展初现雏形
来源:工控网 发布时间:2013-04-28 浏览数: 标签: 物联网 雏形

  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络,物联网虽然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表现,但是整体环境而言,它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应用发展已现雏形。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分别支持了一批RFID、传感器网络和应用示范等项目,并取得初步成效,这为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与应用基础。

 

  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前景十分广阔。国家工信部已明确表示,物联网已成为“十二五”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日前表示,物联网将初步形成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此外,“十二五”期间,物联网还将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同时,各地目前也纷纷试点物联网概念向产业转型。据悉,无锡、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省市均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由中科院、大唐电信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首个物联网配套产业基金“物联网产业基金”也在去年5月成立。

 

  《福建省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出:福建将具体扶持1个物联网产业集群、2个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和9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形成海峡两岸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到2012年,福建省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300亿元。

 

  此外,2012年武汉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工程,要求发挥电子商务的功能效用,与物联网进行全面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企业、网络平台、消费者等多方共赢。

 

  资深电信专家马继华预测,在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会得到不错的应用,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物联网的基础工作将更为扎实,如芯片成本会降低、地址问题等将得到初步解决。

 

  同时,我国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与国外差距在缩小。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RFID达236.6亿,年增长31.7%。我国物联网RFID产业链基本形成,不同门类发展不平衡,企业呈集聚发展。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传感器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但智能传感器发展滞后;我国拥有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M2M网络服务高速增长,2012年M2M终端数已超过2100万,年均增长超过80%;中国RFID产业联盟快速成长,2012年市场规模达236.6亿元,年增长31.7%。

分享到:
上一篇:解读物联网工程专业:让万事万物开口“说话” 下一篇:航天科技(无锡)物联网研究中心成立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