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上海自贸区防走私 射频识别网络建设先行一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9-10 浏览数: 标签: 上海 自贸区 走私 射频识别 网络

  上海自贸区将启动实质性建设,有专家表示,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个创新的开放平台,管理和运营也面临新课题,尤其是物流监控工作必须提前布局,建立起完善的射频识别网络。

 

  今年10月1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将正式生效,这也是上海自贸区开展各项创新业务的重要时点。

 

  据报道了解,由于上海自贸区实行对进口商品不征收关税,货物离开自贸区时补缴关税的政策,势必形成区内外商品差价,引来商品走私的隐患。就此问题,承担上海自贸区管理职能的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近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在自贸区内建立物流监控平台的各项细节,要求坚决制止自贸区挂牌后走私案件发生。据专家介绍,对于货物走私的防范,目前计划在物流环节上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既在集装箱上安装电子标签,在运输检查站或中转站设置阅读器,了解货物的具体位置。

 

  目前,在外高桥保税区与物流园区共有12个海关卡口,其中外高桥保税区8个,外高桥物流园区4个。上海自贸区正式运营后,海关的吞吐量将会有显著的增长,管理难度也一并上升。因此,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要求外高桥保税区、机场保税区与洋山港保税区建立联网的物流监控平台,将现场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实时服务器,对海关监管场所、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口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保管、交付的全过程执行动态监控。

 

  一位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每一次开放都面临着防走私的挑战,目前的科技手段与2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对我们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据了解,全球每年因海关走私而造成的货物损失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如何在全球贸易体系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建设好物流监控平台,严格控制走私风险,并为全国各地正在或即将申报自贸试验区的省市地区做出带头示范作用,是上海自贸区面临的挑战之一。

 

  据了解,目前上海自贸区范围内的物流监控等多个领域,如继续采用现有资源,很可能不足以达到自贸区开放后的预期要求。就此问题,管理层在制定方案时已做过多次审议与专家论证,并以责任到人的机制,提前布局,通过引入专业企业来完善自贸区建设,具备射频识别(RFID)技术优势的公司,有望率先从自贸区建设中获得巨大的商机和产业升级的契机。

分享到:
上一篇: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步入“智慧林业” 下一篇:重庆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