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互联网思维推动浙江交通智慧转型
来源: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发布时间:2015-01-06 浏览数: 标签: 互联网思维 交通

  “接入平台、打开世界”。在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主题展上,一块超大电子屏幕循环播放着以物联网时代为主题的视频,传递着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简称平台)的建设理念、愿景、案例和应用服务信息,引人驻足观看。包括平台在内,与交通相关的展台占据4席,浙江交通板块成为世界“互联网之光”展览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美国物流联盟驻沪办负责人、土耳其经济参赞、柬埔寨交通部官员等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与平台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谈并表达了合作意愿。据介绍,该平台每年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5.5亿元,物流货值3万亿元。大量数据通过平台交换,接入平台的物流、制造、商贸企业分别占30%、16%和54%。平台促进了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了综合运输网络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贡献度。

 

  近年来,浙江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构建信息化体系,着力实现交通运输运行状态的可视、可测。

 

  浙江省公路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直观的交通信息服务;浙江省内二级客运站联网售票系统,查询、订票、支付等所有环节两分钟搞定;“96520”投诉服务平台覆盖长三角;大数据应用创全国交通行业之先河。

 

  浙江交通运输部门用互联网思维探索行业转型发展新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为行业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及时发布高速公路绕行及通阻信息,合理分流、积极疏导,近两年来实现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同比双双减半。浙江在全国首创通过移动基站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时监控高速公路拥堵状态,这种方式相对原有传统的监控布控建设方式节约直接投资80%—90%,今年春节前,该监控系统将完成浙江全省全部拥堵点的覆盖。

 

  浙江交通运输人还谋划了一张覆盖海陆空的安全大网。浙江省综合交通应急指挥部成立一年以来,不断整合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面的视频达8300多路,利用多种定位技术对车、船、飞机进行实时监控,真正实现了将“天上飞的、路上跑的、水中行的”纳入到监测、指挥范围,促进了信息流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实现海陆空大交通的监管格局。

分享到:
上一篇:江西列入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 下一篇:物联网为什么没有明星级产品出现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