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标准化
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混乱 相关企业无所适从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7-12 浏览数: 标签: 冷链,物流

  近日,记者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冷链食品从生产车间到零售终端过程中“冻了又化,化了又冻”的“掉链子”现象较为普遍,比如酸奶保质期内变质,熟食经常菌落总数超标,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在采访相关冷链物流企业和冷链食品生产企业的过程中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除了冷链食品在运输环节的不规范、超市和商场存储不当等因素导致冷链食品“掉链子”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混乱,各种不具强制性的推荐性标准相互打架,企业不知所措。

 

  冷链物流标准不一

 

  近日,记者在对北京市场调查时发现,炎炎夏日里,有些按要求需要冷藏的酸奶放在常温下售卖,有些产品在从冷藏车搬运到超市过程中,持续时间过长。此外,有的物流运输公司为降低运输成本,间断关闭冷藏设备等。

 

  “无论是运输环节还是存储环节,冷链食品‘掉链子’的事情常有发生,根据我们公司多年的行业经验,运输环节的违规现象更为严重。”湖南一家生产冷链食品的企业负责人郭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冷链控制标准。尤其表现在我国冷链物流方面更是如此。”

 

  郭经理的观点得到了广东利达物流公司销售负责人王启明的认同。

 

  王启明向记者表示,一方面,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上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大部分冷链物流的标准多为推荐性的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强制性的标准在冷链物流行业并不成熟的现实环境下约束力极低,对冷链物流企业指导作用非常有限。

 

  据悉,仅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有关“冷链”的国标就有《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多个标准。

 

  “由于在标准执行中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在实际运营中,在和客户签订运输合同时,主要还是依据历史沿革下来的行业惯例,各项标准参考的不多。因为各种标准内容不统一,一旦产生纠纷,会产生很多麻烦。”王启明向记者表示。

 

  标准“打架”背后

 

  据悉,目前参与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最多的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红梅表示,国内冷链物流标准确实有不少协会和部门参与了制定,并且制定出来的标准有交叉之处。

 

  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一凡表示,虽然越来越多的协会和部门都开始制定冷链的相关标准,但是基本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标准体系建设很不完善。

 

  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国内水产品冷链缺少贯穿整个冷藏链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质量保障体系薄弱。

 

  不过,在行业专家、英格索兰冷链学院副院长刘芳看来,冷链物流属于相对特殊的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车辆、制冷、食品、物流等多个产业,而且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在统筹工作相对不力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标准制定各自为战的局面。

 

  每年损失高达750亿

 

  据记者了解,在冷链物流行业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由于我国冷链物流标准方面的不统一以及由此造成的冷链物流执行难,不能及时处理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冷链发展的薄弱环节,使得我国的冷链物流运行受到很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20%的易腐产品由于缺乏冷藏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严重浪费。仅水果、蔬菜的损失就高达750亿元。

分享到:
上一篇:东海:质监局“五位一体”模式助推农业标准化建设 下一篇:内蒙古医药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通辽市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