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标准化
农业的出路在标准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8-06 浏览数: 标签: 农业,标准化

  清远经济为什么欠发达?一直以来流行的说法是“欠”在工业的不发达。依笔者之见,不仅欠在工业上,而且欠在农业上。清远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却不是农业强市。按照市委书记葛长伟最近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定位,叫做“农业相对落后市”。清远农业为什么落后?既有政策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是生产方式的问题。当国内主要的农产区竞相奔向以标准化为标志的现代农业道路之际,清远农业的生产方式从总体上而言仍然处在依靠传统经验的小农经济阶段,落后乃是必然之事。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清远也别无选择。

 

  所谓农业标准化,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对生产全过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农产品高质安全。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

 

  清远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当时的五年规划提出,要“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建成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时至今年,最近出台的《清远市加快推进农业“三品”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地方性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建立健全主要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十年过去了,笔者虽然并不真正了解目前清远农业标准化的建设水平,但依据这两份文件的表述可以推测:这项工作进展并不理想,原本计划五年达到的目标,第二个五年后还在“加快推进”、“建立健全”。引用省内一位农业专家的评价,“清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虽然很有成效,但整体覆盖面还比较狭窄,导致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处于全省中下水平,这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力推“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战略。这一战略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弊端,如企业与农民争利的现象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由此衍生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为社会大众所诟病。这些弊端反过来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我们把原有的战略加以完善,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同步推进,或者干脆以农业标准化为先导来规范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让农民在标准化的引导下通过经济合作组织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那么清远的农业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局面。

分享到:
上一篇:江苏宿迁开展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互查互评 下一篇:安阳滑县标准化养殖助农致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