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许多正在成长中的中微小企业尚未到“卖标准”的阶段,但标准却能为他们节约大量资金和管理成本。昨日,由长沙市工信委、市质监局主办的2013年长沙市中小微企业标准化战略推进工程暨企业家培训启动,来自长沙市的200多家中小微企业争相成为这一期标准化战略推进工程的试点企业。
在2012年的长沙市中小微企业标准化战略推进工程中,50家试点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3项,参与行业(含地方)标准制修订3项,创新管理方法的有18家,节约生产成本900多万元,新增产值9300多万元。
作为这项工程2012年的试点企业,湖南梁嘉食品有限公司是企业标准化直接受益者之一。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标准化管理让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他举例说,2011年,公司一个产品从进入新市场到占据市场,至少需要3个月,推广费用在20万元以上。而2012年9月,公司产品进入宁波市场,大到商超方案,小到货品上架后的摆放,一切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仅用了2万元,为公司节约直接成本18万元。
“更重要的是,做同样的工作,公司员工普遍觉得现在比以前要轻松很多。”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某车间开展标准化工作前,人均产值为500元/天,推进标准化后效率明显提升,人均日产值增长为800元。
长沙市质监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小微企业标准化战略推进工程将组建长沙市标准化专家技术团队,点对点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