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为进一步深化地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哈密地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标准化工程”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标准化工程”)。
“标准化工程”是针对农村实际,总结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成功经验,形成以农村基层组织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民利益、改进干部作风为目标的农村反腐倡廉体系。
通过实施“标准化工程”,达到促进基层严格依规依法办事、规范行使公权力、改进干部作风和办事效率、畅通群众民主参与渠道、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目标,更好的促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哈密地区围绕构建农村基层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先后推行了党务公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廉政风险防控、“四议两公开”、“五重一大”事项监督、为民服务全程代办、村务监督等多项工作,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但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却没有形成合力,很多工作被分散孤立,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极大的削弱了工作的效果。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今年以来,地区纪委在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有效整合各项工作,制定了“标准化工程”。
“标准化工程”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任务要求县(市)、乡(镇)、村健全责任体系标准,实现组织网络化;健全廉政教育标准,实现教育长效化;健全决策程序标准,实现决策民主化;健全干部履职标准,实现行为规范化;健全监督体系标准,实现监督科学化六个方面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加快推进地区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标准化工程”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需要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标准化工程”还是一项创新性工程,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需要由“简单整合”向“体系构建”转变。为确保“标准化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地区专门制定了《县(市)任务表》、《乡镇(街道)任务表》和《村级任务表》,明确了县(市)落实“标准化工程”的27 项评价指标,乡镇(街道)的62 项指标,村级的26项指标,每项指标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
同时,哈密地委近日专门召开了地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推进“标准化工程”的贯彻落实,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刘全山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作了讲话,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动员各县(市)、地区各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加快推进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