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划拨6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化建设中的专家咨询、评审补助、政策调研、信息平台建设、协调推进等工作。”
“湖里区向所属五个街道下拔了26万元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各街道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时聘请专家、组织培训,推进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
“在三年内,厦门市将陆续拨款近300万元标准化建设工作专项经费。”
“在新一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厦门是‘真刀真枪 真金白银 真抓实干’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厦门市安监局副局长庄少生表示 ,厦门市将全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实现三大转变,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认定达标”向“评审达标”转变、由“省规范文件”向“国家安监总局专业标准”转变。
统一思想认识,实现三大转变
“此次标准化创建选择了厦门市规模比较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比较好的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为厦门市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厦门市安监局副局长郭景宗在前段时间现场观摩会上说,下一阶段,厦门市各级各部门各创建企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重点整治百日行动,全面启动新一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重点推动规上或限上工贸企业评审达标。
在现场观摩会上,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厦门市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就评审达标工作作了重点说明,并将试点经验及相关资料制作成光盘发给厦门市所有创建企业,统一标准,规范内容,明确要求,有效推进企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记者了解到,厦门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30个政府部门分管领导为组员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有专职人员3名,挂靠在市安监局,负责统筹、协调新一轮标准化创建工作,并拨出专项资金配合创建工作。出台了《关于新一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从整体上规范指导厦门市新一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为摸清底数,分解任务,厦门市安监局与经发局、市商务局、各区安委办等部门通力合作,依托镇(街)经济办、安监站等基层单位,对厦门市1539家工贸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结合厦门市实际把标准化创建达标任务逐年分解到每个区、管委会和镇(街)。
厦门市安监局还充分利用报纸、网站、电视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营造创建氛围,组织达标创建企业相关人员培训各级骨干2300余人,建立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队伍、专家队伍、评审员队伍和企业内审员队伍。
对于下一阶段,厦门市要求各区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要巩固发展一批;对具备一定基础但对照标准还有一些差距的企业,要改造提升一批。各企业要认真对照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达标创建基础档案,抓住“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投入、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及绩效评定”等重点内容,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实现企业高标准达标。
启动三年计划,完成千余家企业标准化达标
3月初,厦门市安委办下发通知,对厦门市规上或限上工贸企业基本情况展开摸底调查。经过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对所辖工贸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调查,基本摸清了工贸企业数量、规模、种类等基本信息。从调查数据看,厦门市共有规模以上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企业,限额以上且有仓储或经营场所的商贸企业1523家。
会创建、争创建、能达标。厦门市安委会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新一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3年的评审达标工作任务:2013年底前要完成300家规上或限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2014年底前要完成500到600家,2015年底前要完成600到700家。
集美区以“挂号邮寄”方式,向参评的50家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行业企业寄送“服务告知函”,加强宣传,提出建议,并深入基层调研,主动指导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企业由“要我创建”向“我要创建”的转变。同安区举办3期、近130家规模以上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的标准化创建知识培训班,使企业内审员进一步掌握评审程序。
“针对此次标准化创建工作,我们施行鼓励约束政策,严格区别对待达标企业和未达标企业,共同推进规上或限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庄少生表示,市安监局已联合市发改委、经发局、商务局等12个市直部门和单位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从业绩考核、信用等级、融资信贷、工伤保险费率、企业上市、申请各类奖项等多方面,实施激励约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