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余庆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专家组对该县松烟镇阳光水岸、白沙水乡,敖溪土司园,白泥金橘园等实地察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1年,余庆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理论内涵,巩固创建成果,总结和推广创建经验,决定申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并获得国标委批准同意立项建设。该县以此为契机,坚持“贯标和制标相结合、试点示范与整体推进并举”的工作方针,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富、学、乐、美”主要内容,调整和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框架图,使体系标准更加符合新农村标准化建设的实际。该体系标准分六类198项标准,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基础标准类68项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类标准23项,社会管理类标准33项,生态环境类标准5项,产业发展类标准65项,体系考核评价类标准4项。
目前,该体系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发布实施。在标准化示范建设中,该县确定标准化示范试点共44个,采取试点示范和整体推进的方式,用标准引领余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365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47元,比上年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4元,比上年增长14.8%。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运输、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环境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平安家庭”、平安村寨”等的创建使农村基层平安建设覆盖面达96.8%,体系标准中《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规范》基层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经验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在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社会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增强,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四在学校建设规范》、《乡镇养老院管理服务规范》为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无公害基地认证1500公顷,产出增值均在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