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标准化
航道管制严 有船开不动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4-04-22 浏览数:

航道2.jpg

 

  “广州珠江上的码头绝大部分由国企垄断,白鹅潭以东航线可以考虑向民资开放。”昨日,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航海学院航运经贸学院院长黄小彪在《政协话民生》节目上建议,广州适度向民资开放珠江黄金岸线,鼓励民资投资游艇俱乐部,为广州经济拓展新平台。

 

  穗珠江岸线仅两游艇俱乐部

 

  游艇经济被称作21世纪“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重大商机”。据测算,游艇每1美元的产值能够拉动10美元相关产业链的产出。据统计,香港约有游艇3000艘,每年游艇产业带来的产值达40亿港元。深圳、珠海、中山、惠州等珠三角城市的游艇业也发展得很快。

 

  黄小彪告诉记者,广州河流纵横交错,航运文化历史悠久,但是广州市内的珠江水域上仅有两家游艇俱乐部。

 

  其中,南沙游艇会是中国内地首家、亚洲第六家获英国游艇码头协会颁发“五金锚”国际标准认证的游艇会,而太古仓游艇会则是广州老码头转型升级的一个成功典范。

 

  细究起来,南沙游艇会位于广州市南沙湾(原南沙东部海滨新城)虎门大桥下游、南沙客运港上游约200—800米处,其地理位置可以算是海岸线。而太古仓游艇会则是在国企基础上引入民资,算是一个混合所有制经营项目。

 

  多年来,广州政协委员曾多次提及发展广州游艇产业的提案。今年广州“两会”上,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会便提交《打造华南游艇中心,培育广州经济新平台》提案,建议广州大力发展游艇经济,打造华南游艇中心。“这是广州继汽车工业之后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拓展经济发展新平台的现实选择,是广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抓手。”黄小彪说。

 

  民间资本进入游艇业难度大

 

  在黄小彪的眼中,广州游艇俱乐部长期属于小众经营的原因有三:航道管制严格、水域开放不充分、法规未行。

 

  黄小彪等政协委员在撰写提案前曾进行过调研,他发现目前珠江岸线管制极为严格,特别是水上资源对民间资本开放不够。民间资本开办游艇俱乐部门槛很高,最为突出的困难是牵涉的水上主管部门较多,包括海事局、港务局、水务局、水警、城管水上分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审批手续烦琐,尚未开设相关的便民服务平台,游艇出航、停泊难问题比较突出。

 

  此外,黄小彪还发现珠江黄金岸线的老码头绝大部分由国企垄断,民间资本难以介入。太古仓游艇会及码头是迄今较成功的广州民间资本介入老码头转型升级案例,但民间资本也只处于从属地位。

 

  在调研中,黄小彪发现,一艘游艇若要从珠江越秀区段驶向黄浦区段,至少要向市海事局、越秀区海事局、黄埔区海事局申请报备,而这一套程序至今没有开通电子申请,申请者必须一趟趟递交书面材料,“由于管制严格,申请出航手续繁杂,导致有船开不动的现象普通存在”。

 

  在分析了广州游艇业发展现状后,黄小彪认为,广州市应该具有前瞻性地看到游艇产业将会给广州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他还认为,随着高端商务人群越来越热衷于游艇商务交际,广州若能在游艇发展政策上取得突破,将为广州创造更为优势的营商环境。

 

  黄小彪建议,广州应该在游艇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有更大作为,甚至可以制定专门的游艇产业发展规划。

 

  建言推动穗港澳游艇自由行

 

  黄小彪等政协委员曾在提案中指出,广州应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游艇产业。特别是结合珠江黄金岸线建设,适当放开国企拥有的部分码头和岸线,对社会实行公开招商,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并注意保护好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要统筹考虑全市游艇活动区域,划定海上游艇活动水域和内河游艇活动水域,将一些旅游休闲风景区划入游艇活动水域。

 

  记者了解到,目前制约着广州游艇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航线管制严格,而放宽这一管制却并非一省一市能够解决。

 

  黄小彪认为,作为先行先试的广州,应该将游艇产业发展纳入粤港澳合作中去。他建议,在粤港澳合作框架下,推动穗港澳游艇自由行发展计划,推动三地游艇登记、检验、操作人员资格等方面的“三地”互认制度,实现“固定区域、固定期限、固定次数”内的穗港澳游艇“双向自由行”,并争取国家口岸办及国家各口岸管理部门,在安全及管控有效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国内游艇和港澳及外国籍游艇进出口岸手续,制定和试行有利于游艇业发展的一揽子游艇口岸管理政策。

 

  黄小彪透露,南沙新区曾准备与香港推行游艇“双向自由行”计划,香港希望内地对其游艇实行开放,而香港考虑到自身水域面积狭窄,希望实行对内地不对等开放,但是目前协商还没有取得进展。

 

  不过,黄小彪告诉记者,目前国家交通部正在研究起草法规,为游艇发展制定标准,这将涉及到航道管制、航线管理等规范内容。

分享到:
上一篇:广东:4月28日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将升级为国家标准 下一篇:物流园区能否回归物流本源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