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重庆调研,他指出,清洁能源是水运的发展方向,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把“绿色、低碳、循环”引入到水运发展当中;推广三峡船型,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一系列配套措施。
在渝组织召开的“2014年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工作座谈会”上,何建中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凝心聚力,共同打造“平安交通”。下午,何建中一行在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的陪同下视察航交所。
何建中冒雨前往涪陵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现场查看了正在建造的4艘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他与相关航运企业代表交谈时指出,“企业使用三峡标准船型,要坚持市场导向,避免盲目决策。”随后返回重庆主城组织召开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光、水运局局长宋德星、部安全总监王金付、部海事局副局长翟久刚、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朱汝明、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梁雄耀及中国船级社副总裁孙峰等参加了调研。
谈内河绿色船型:清洁能源是水运的发展方向
火热的山城酷暑难耐。何建中在骄阳热浪的“烤验”下,抵达朝天门11码头,参观了具有电力推进、舵桨合一、绿色环保特征的新一代长江游轮“世纪神话”,并听取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航运企业对绿色船型工作的意见建议。“世纪神话”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全回转舵桨系统,在安全、节能、舒适等方面,都与采用轴系推进系统的传统型游轮有着明显的提升,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成为长江游轮全新的标杆。
在听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航运企业对绿色船型工作的意见建议后,何建中深刻阐述了内河船型的发展内涵:“清洁能源是水运的发展方向,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把“绿色、低碳、循环”引入到水运发展当中。政府要从顶层设计上对绿色船型发出积极引导信号,同时制定绿色船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给予一定的补贴。”LNG船作为水上运输船舶,对安全标准要求很高,要从最大的安全系数来考虑建设船舶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何建中指出,要加强对船舶排放的限制,给予优惠扶持政策,促使和引导传统船舶转型;同时要加强长江沿线的配套建设,如码头的岸电、岸水设施,特别是LNG的加气设施等,以符合新型绿色环保游轮的需要。
何建中还强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要积极选择、明确方向、创造条件,密切关注绿色船型发展的新趋势,把在市场中做示范当作自身长远发展的经营战略。
谈交通安全:企业发展要以安全为首
交通运输部在渝召开“2014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工作座谈会”,会议听取了中远等8家企业交流发言,部安监司、水运局、海事局分别就安全工作提出要求,何建中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交通运输企业要深刻反思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暴露出的安全管理问题,要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应急管理,加强隐患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在座谈会上,何建中充分肯定了上半年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仍然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就下一步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何建中强调,要做到“五个必须”、抓好“五项重点”:
“在发展和安全的问题上,把安全放在首位来考虑;当安全和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决不能为了运输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了人民安全”。何建中说,必须研究调整进口老旧船政策,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落实规章制度,把好船舶入口关,确保船舶适航;必须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养,船员考试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应急处置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教育;航运公司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标准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要健全,应急演练要制度化、常态化,常规管理要向“综合”管理转变,应急预案、响应措施等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改革安全监管体制,减少静态的审批监管,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向发达国家学习创新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手段等好的理念和方式,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和自我管理。
“平安交通”既要在我们的心中,更要在我们的手中,需要政府与企业各方凝心聚力,共同打造。”何建中要求下阶段抓好“五项”重点工作:要切实加强隐患的排查治理,抓好“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管理要求,把安全检查的常态化落实到基层;要切实加强危险品运输的管理,全面落实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提升运输安全水平;要切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力度开展港口危化品储罐和管线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开展滚装船和内河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中韩航线客货运输专项整治;要切实加强防汛防台的应急管理,重点做好“预警、转移、处置、反馈”,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尤其是教育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以及监管体系四大体系建设。
重庆交运集团副总经理何宗倩在汇报我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时谈到,近年来,我市通过建立内部驾驶人黑名单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驾驶人坚决取消其驾驶资格,已累计公布清退驾驶人575名;对所有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安装率和接入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平安交通”、“道路客运安全年”、“两化一整治”等专项活动。同时,专门邀请安全专家授课,重点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何建中一行在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的陪同下视察航交所。他先后参观了航运陈列室、工作平台演示并进行了座谈。在听取航交所相关领导的汇报后,何建中对航交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谈到考察国内几个航交所后,认为重庆航交所成立以来工作做得实,效果很好。在座谈中,航交所提出为进一步发挥重庆内河航交所作用,希望能够部、市合办航交所,他表示可以研究。他要求,部司局级将相关水运研究项目交航交所承担,并希望航交所进一步加强航运战略研究,为重庆航运中心建设作出贡献。
谈内河船型标准化:坚持市场导向,避免盲目决策
何建中一行在重庆进行内河船型标准化调研。他来到位于涪陵的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现场查看了正在建造的4艘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并同相关航运企业、船舶设计公司、船厂及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代表进行了交流。何建中强调,推广三峡船型,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一系列配套措施;企业使用三峡标准船型,要坚持市场导向,避免盲目决策。
三峡示范船型与原有110m船型相比,具有载货量大、阻力性能优、推进效率高、过闸时间快,结构重量轻、初期投资省、营运成本低、经济环保等特点,三峡船闸一次能通过4艘,能极大地缓解通航压力。据悉,该船总长129.28m,型宽16.2m,型深6.2m,载集装箱440TUE,载散货7230吨。长江首批4艘130m新型标准船在中江船业开工新建,是中江船业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为下一步大力拓展130m标准船型建造市场赢得了先机。
在渝召开的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上,重庆、湖北、江苏、广西、安微、上海6个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航运企业分别就内河船型标准化当前LNG加气站点建设、危险品船舶改造、资金统筹等问题和对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发展谈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何建中在同相关交通运输部门和企业座谈时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完善规划,加强对“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要抓好示范,促进三峡船型、江海直达船型、节能环保船型、三峡升船机、船舶靠港示范点的有序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落实配套,加强码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船闸运行管理,制定完善标准规范,推动落实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要优化政策,加大政策推进力度,优化服务、简化工作程序。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