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公路
江苏:9座长江公路桥带动苏中苏北成经济新增长点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12-13 浏览数: 标签: 公路 江苏

改革开放以来,苏中、苏北发展深受长江一江之隔之苦,南北差距呈拉大态势。随着长江大桥的增加,江苏产业、资本在新的空间上重新布局,南北协调发展出现新局面。

自“十一五”起,苏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占比为60.2%,比2005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而苏中、苏北的比重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0.7和1.2个百分点。

“大桥时代”的到来,为江苏全面实现南北平衡发展、产业梯度转移、资源重新布局、提高整体竞争力等,起到连接器和转接器作用。苏中、苏北将成为江苏经济新增长点。

1968年,江苏第一座跨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天堑变通途,举国瞩目。

1999年,江苏第二座跨江大桥——江阴大桥通车。时隔31年,寄托多少期待,凝聚多少瞩望。

之后的短短十几年间,跨江大桥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一发不可收。

11月25日,连接江苏泰州和镇江、常州之间的泰州长江大桥正式通车。目前,除了南京长江大桥、二桥、三桥,江阴大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泰州大桥,再加上即将通车的南京长江四桥,江苏境内的长江沿岸已经架起了9座公路桥,每个沿江城市都有了自己的跨江大桥。迈进“大桥时代”的江苏,迎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泰州大桥架起的背后,一个千亿级沿江产业带架构初具规模

10年前,镇江扬中的本土企业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选择了“走出去”。如今泰州长江大桥的通车,又让这家企业选择了回归。

“我们当初走出去,最现实的原因就是上百吨大变压器项目的运输问题无法解决。如今大桥通车,扬中有了高速公路,原来的短板变成优势。同时,交通优势必将形成沟通开放效应,融资平台、信息服务、人才引进等这些原来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也会提升。”公司董事长陆廷秀说。2010年6月,他爬到正在建设的泰州大桥桥墩上选择了厂址。

继2009年7月投资5亿元项目后,国内汽车配件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万向精工集团近日决定,将投资额追加到25亿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泰州长江大桥的通车将进一步打通泰州对外通道,形成“公铁水空”大联运的格局,为货物的大进大出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台湾统一集团、新加坡嘉里集团、上海明发集团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央企与国内民企500强也纷纷选择增资扩股。泰州长江大桥架起的背后,一个千亿级沿江产业带架构初具规模。

“泰州长江大桥的贯通,能够实现长三角三大都市圈的联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长三角南北两翼的联动。”南京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吴福象说,泰州长江大桥能够加速推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快速推进、有序转移,有助于南通、泰州等长三角北翼沿江产业带的快速形成和成长,有助于长三角城市群三大都市圈重叠和交汇处密集的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有助于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等沿江产业带的快速成长。

江苏跨江公路大桥的建设,顺应了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要求,缩短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将短板补齐目前,江苏每个沿江城市都有了自己的跨江大桥。

“这些大桥的通车,不仅给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甚至给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影响。”吴福象说。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京沪铁路的重要交通命脉,也是南京都市圈带动苏北发展和辐射中部腹地的跨江通道;江阴长江大桥在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实现有序转移过程中起到了跳板作用。泰州长江大桥不仅能成功实现苏中、苏北与苏南板块的有效对接,分散苏北交通车辆对上海和南京两大都市过江的交通压力,而且是镇江与扬州之间的润扬大桥以及无锡与泰州之间的江阴大桥的策应。

“江苏跨江公路大桥的建设,顺应了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要求。它们的共同基础,就是要缩短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将短板补齐,主要依靠的抓手之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等。目前,苏北的交通建设总体超前,这是基于提升地区发展竞争力的考量。”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介绍,江苏还有多座跨江通道需要建设,下一个阶段进一步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

打造高效、便捷、一体化的区域间联系,为沿江地区产业升级、资源整合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长江大桥的增多,苏中、苏北将成为新的资本集中区、产业转移区,成为江苏经济新增长点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介绍,改革开放前,江苏南北差距不是太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苏南靠近上海,交通方便,在改革与开放中领先发展,而苏中、苏北发展深受长江一江之隔之苦,南北差距呈拉大态势。

随着长江大桥的增加,江苏经济发展的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和调整,产业、资本在新的空间上重新布局,江苏南北协调发展出现新局面。对上海、浙江来说,一方面促进一体化无障碍、近距离发展,另一方面促进浙江民营资本向江北延伸,上海发展的腹地越过长江天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长江大桥的增多,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收到显著成效。”葛守昆介绍,这期间,江苏省进一步提出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南北差距扩大态势开始被扭转。自“十一五”起,苏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占比为60.2%,比2005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而苏中、苏北的比重分别达到18.5%和21.3%,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0.7个和1.2个百分点;同期苏中和苏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比苏南高0.7个和0.5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江苏“大桥时代”的到来,为江苏全面实现南北平衡发展、产业梯度转移、资源重新布局、提高整体竞争力等,起到连接器和转接器作用。苏北沿海桥头堡地区,在承接来自苏南的产业转移同时,又将在泛长三角区域内继续向北二次产业转移,形成辐射苏北腹地的经济次中心。

“随着‘大桥时代’的来临,苏中、苏北将成为新的资本集中区、产业转移区,成为江苏经济新增长点,成为江苏全面建成小康和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葛守昆说。

分享到:
上一篇:多地降雪 20个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下一篇: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南段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