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公路
重庆至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如何建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13-01-30 浏览数: 标签: 公路 物流 大通道

  重庆建设金融服务中心,能不能把巴南区作为金融服务中心的核心区?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在巴南,是否可以把这个平台作为重庆-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昨天,结合市政府工作报告,巴南代表团提出了两项询问。

 

  询问持续了3个小时,市政府口岸办、市发改委、市交委、市外经贸委等12个市级有关部门官员现场作答。

 

  2017年建成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代表团:重庆金融服务业发展,市级有关部门是如何考虑的?

 

  宋军(人行重庆营管部副主任):重庆作为首批的20个试点基地之一,金融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产业的组成部分,可推动产业机构转型,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

 

  到2017年,重庆基本建成以金融结算为特征的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西部金融服务基地。

 

  目前,人民银行重庆银管部已成立了相关研究小组,正在调研金融机构对金融外包服务的潜在需求,研究推进金融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

 

  巴南金融发展

 

  已纳入全市规划

 

  代表团:关于重庆金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市级有关部门如何考虑?是否考虑建设长江上游金融服务中心?

 

  曹子玮(市金融办副主任):2013年市政府第3号文件已做了明确,将巴南金融发展定位纳入全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西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鼓励两江新区、江津区、永川区、巴南区具备人力、通讯等区域,重点发展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金融后援服务,这些都是金融业发展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重要领域。

 

  支持巴南区引进金融机构、协调引导信贷资金的投放、支持巴南区企业改制上市,将巴南区首批列入新型金融机构的分级管理试点,增强巴南金融发展中心职能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市融资中心小贷公司

 

  已在巴南注册

 

  代表团:在全市金融服务业发展中,是如何对巴南区给予定位的?

 

  曹子玮:市金融办支持巴南区金融发展,建设后台服务中心,支持巴南区建设金融后服中心。具体措施是,批准重庆市融资中心小贷公司落户巴南,计划投资规模8亿美金,折合人民币50亿元,目前已在巴南注册成立。

 

  支持巴南区在全国首批外商股权投资企业QFLP,全球知名的英飞尼迪、蓝山资本等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正寻求落户巴南;将巴南区列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首批9个试点区县之一。

 

  对外物流

 

  为何没提公路?

 

  代表团:要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和口岸高地功能,打造内陆对外贸易和物流中心,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铁路、航空、水运口岸作用,而公路口岸却没有表述,请问市级有关部门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王济光(市政府口岸办副主任):公路这种方式,实际调研中不太适合。主要是因为公路的物流成本太高,海关监管力度、成本较高等一系列原因,十二五规划中没有纳入公路这种方式。

 

  刘允端(市政府研究室经济处处长):作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对于人大代表对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收集整理,愿意当好“传声筒”。

 

  支持重庆公路物流基地

 

  打造国际性物流港

 

  代表团:市级有关部门是如何考虑建设重庆-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

 

  王平(市发改委副主任):一江两翼三洋的物流通道,包含铁路和公路。

 

  东南亚泛亚铁路对重庆对应东盟物流基地非常必要,已经提上日程。

 

  从公路上,开通泰国、缅甸、越南进出中国的公路通道,建设基本通道,更重要的是顺应渝昆铁路建设。这对重庆公路物流基地而言,将是一个巨大机会,我们将会同市级各部门支持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打造成对东盟的国际性物流港。

 

  建议先建

 

  重庆-东盟通道

 

  代表团:能否以巴南区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为中心,分三步,先在这里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然后开通重庆-东盟公路直通口岸,最后设立重庆-东盟自由贸易区重庆试验区?

 

  韩冀忠(重庆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目前,重庆通过公路实现与东盟的物流通关量还比较少。稍微多一点的就是越南、广西等区域。如果重庆-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打通了,对重庆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会全力支持。

 

  不过,我有几个建议。

 

  首先是,做好规划。做公路物流,一定要在考虑运输时间和成本之外,还要考虑通关成本。其次,是要考虑好选址和联运的问题,如铁水联运、铁空联运、路空联运等。

 

  其次,我建议,可以先考虑通道建设,先打通重庆-东盟的大通道,然后再依托通道提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重庆-东盟自由贸易区重庆试验区等。

分享到:
上一篇:山东济宁大雾致14个高速收费站封闭 下一篇:黑龙江:垦区梧桐河大桥通车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